聯合報 20231218
時序入冬,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店家陸續出現人潮,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冬季是食補增強體質的最佳時節。但是滋補養身不宜過量,還要選擇適合個人體質及疾病狀況的藥膳食材,免得補過頭有損健康。
聯合報 20231211
詐騙頻傳引發龐大民怨,儘管政府成立打詐國家隊與打詐辦公室,但詐騙案不減反增,今年投資詐騙廣告通報量與民眾陳情詐騙案,同步創新高。
聯合報 20231204
人類壽命不斷延長,活到100歲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活得健康有品質。超過65歲之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但也有不少年輕型失智症患者…
聯合報 20220321
央行宣布升息一碼,牽動首購房貸族荷包,各行庫最快將會討論房貸利率升幅,調幅將介於0.25至0.28個百分點,房貸最低利率將從1.31%提高到1.56%。不過,銀行主管說,在金管會調高不動產授信風險權數、不動產警戒水位仍偏高的兩大限制之下,首購族想拿1.56%的地板價恐怕「看得到、難吃到」。
聯合報 20220321
台劇《華燈初上》第三季終於上線,不少人緊盯3C產品追劇,希望揪出凶手身分,導致用眼過度,眼睛乾澀疲勞。藥局藥師游佩雯常被詢問:「眼睛很乾,是不是要吃葉黃素改善?」她解釋,營養品並非藥品,只能作為輔助調養,不能宣稱療效。要舒緩眼睛疲勞或預防病變,建議可從食療下手…
聯合報 20220227
健身風潮持續發燒,年輕人瘋健身,為了練出精壯身材;中老年人健身,為了找回流失肌力。健身飲食成了顯學,除雞胸肉等高蛋白食物,為健身打造的高蛋白粉,是健身一族的熱門話題。但小心!高蛋白飲食能幫你練出肌肉,但也藏著陷阱….
聯合報 20220224
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研擬口罩鬆綁措施,「最想開放的是運動不用戴罩,但考慮後才會公布細節。」至於國人能否在下半年出國旅遊,確實「有這個可能性。」
聯合報 20220221
近幾年植物奶蔚為風潮,以「燕麥奶」最受歡迎,占據超商整排醒目位置,豆漿和牛奶相形失色。營養師提醒,別被名詞誤導,燕麥奶在營養學上並不是「奶類」,而是「全穀雜糧類」,一小瓶相當於半碗飯,營養上也不能取代豆漿或牛奶。
聯合報 20220218
不少私立國中以筆試測驗篩選學生,像是變相「小聯考」,被批評是升學壓力向下延伸到小學,教育部有共識擬修法禁止考試篩選學生,已有私校率先研議配套改採在校成績和多元表現。
聯合報 20220220
為振興國旅,交通部觀光局推出二四二萬份國旅券,不過眼看春節連假結束,元宵節也過去,至今使用份數卻不到九○萬份,「點火」效果不若預期。業者抱怨,過去安心旅遊補助是人人有獎,國旅券改成登記抽籤,很多人是為抽而抽,也不一定會使用,再加上疫情擾局,廿三億元預算就好像是放場煙火一樣,對觀光旅遊業根本沒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