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涉的武器
交涉的目的不是「贏過對方」,而是讓一切都按照你的計畫走。不擅交涉也沒關係,「刻意示弱」或「化弱為強」就能反敗為勝。來自全世界最令人畏懼的昆鷹法律事務所,辣腕交涉高手從不外流,精準談判的奧義,首度大公開!
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
心智圖是由東尼.博贊於1971年產生的構想,經過數十年來的實際教學與驗證,心智圖法廣受學習者歡迎,證實確能激發大腦潛力、引發創意、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與記憶力,讓筆記變得生動又有趣。
0公式經濟學
看不見的手?看得見的手?到底是誰在操控市場!為什麼大家都上網買書,不逛書店了?三個和尚一定沒水喝?有沒有辦法解決?聽到「經濟學」三個字就頭痛,想要尖叫「我又不是學商的」?沒關係,就算不是,這本書也能讓你一目瞭然!
先探投資週刊2109期
跟隨美國股市腳步,在科技股漲升過後,傳產股出現接棒補漲,尤其擁有漲價與缺貨題材的個股,代表至少短期產業景氣仍有持穩成長的空間,相對容易獲得市場資金青睞。
新新聞1750期
人類學家格雷伯辭世,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占領華爾街運動金句「我們是九九%」。而他提出的「狗屁工作」,更是有不少值得深思之處。
理財周刊1044期
聽到特斯拉大家就聯想到全球電動車霸主,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強烈鮮明的個人風格與品牌特色,許多捧場買單的車主並不是因為車子本身功能性強,而是購買一種時尚風格走在節能趨勢的前端…
今周刊第1236期
疫情下,日本新創市場卻持續看漲,不僅接連出現巨額募資案,資金更集中在深度科技等有未來發展性的新創公司上。
商業周刊第1713期
新加坡一直以來是西方人士進入亞洲勞動市場的首選:乾淨、效率、低稅率。目前,香港在國安法和二波疫情雙面夾擊下,動盪不安,新加坡照理來說是資金和人才轉移的直接受惠者。然而,彭博報導,新加坡猶如「大磁鐵」一般的國際人才吸引力,卻正在消退。
先探投資週刊2108期
新冠病毒疫情大爆發,讓中國的經濟規模得以提早兩年與美國並駕齊驅,而摩根大通、世界銀行也先後調升對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
商業周刊第1711期
「你永遠不會看到我們在賣車!」 很難想像, 這句話竟是出自一家美國電動車新創Canoo。而且就在八月中,它還連獲台灣兩大科技廠入股投資:在被動元件龍頭國巨宣布將投資一千萬美元後,觸控大廠宸鴻更宣布將斥資一億美元參與其上市前私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