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贏家 2023/8月 第67期
近年來都更、危老改建議題正夯,不少地主面臨是否要參與都更難題,或是在參與都更整合中,現階段到底還能否「一坪換一坪」,也是地主最關心之事。對此,擔任多宗都更案場公正第三方評估人士,來自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經理謝宗廷說分明。
《財訊》 2023/7月 第690期
都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政策,但老屋最多的雙北,六年來累計新案的核定率還不到兩成;人力不足、冗長複雜的審議過程等都是原因,該如何簡化、明確都更流程,成為地方政府的推動方向。
商業周刊 2023/7月 第1859期
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北捷忠孝復興站旁,一度被媒體封為整合時間最長、最曲折離奇的正義國宅都更案,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迎來重生喜悅。
天下雜誌 2023/4月 第771期
台北市七成以上住宅屋齡超過三十年,房屋老舊程度為六都之冠。加上老房多半位在生活機能好的地段,許多居民擔心都更後,管理費太貴,或坪數變小不夠住。老房要怎麼改造?屋主不妨問自己七個關鍵問題。
理財周刊 2023/4月 第1181期
在這幾年推動都更及危老重建時,因政府推動及各種獎勵之下,全民都期望自家的老屋能夠更新重建,但根據建築法規的規範,其容積卻不能蓋到這麼多,「建築基地臨路」影響重建範圍甚廣,以下發哥(戴雲發)將與大家做簡單分享。
趨勢贏家 2022/9月 第66期
新北市淡水區竿蓁二街居民,長年飽受海砂屋之苦,深怕強震一來震垮房子,無奈10多年來都更難成,多數人早已失望搬離家園。一位住在頂樓五樓住戶回憶著說,「樓頂經多年風吹、日曬、雨淋,都長出比人高的雜草,上頭還有水塔重壓,擔心海砂屋支撐力不夠。」還與鄰居合資8萬加裝H鋼撐住,以免水塔壓垮薄薄的天花板,危害自身安全。
趨勢贏家 2022/9月 第66期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不少住戶關注自家住宅是否可以重建?同時也關心都更跟危老的差別在哪裡?重建時間會不會很長⋯⋯等,關於住戶及地主切身相關的重建問題,這次邀請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祕書長彭彥祥,以及亞伯土地開發公司經理、也是績優危老推動師黃映慈,協助有意重建住戶一目了然其中眉角。
《財訊》 2022/9月 第668期
都更危老風氣興起,加上疫情搗亂,全台老飯店重建北中南神展開。業內人士表示,知名飯店的改建雖然讓老主顧不捨,但由於許多老飯店的硬體設備、建築結構陳舊不堪,加上常位處市中心優越地段,更新重建有助於城市的新陳代謝。
理財周刊 第1126期
台灣位於地震發生頻繁的地震帶,為因應潛在災害風險,加速都市計畫範圍內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改善民眾居住環境安全品質,政府提出了《危老條例》。只要符合建築法規,沒有最小建築面積的限制,僅需全體所有權人100%的同意,即可進入審查程序,程序簡便、時程短。加上106年危老條例實施起三年內提出申請的案件,政府額外提供10%的時程獎勵。
《財訊》649期
全台危老都更政策風行,二○二一年截至十一月底,都更和危老核准件數就有八○七案;後續將針對危及公安建物包括海砂屋、荒廢的住商混合大樓,與各縣市加強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