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 2025/7月 第323期
2020年長照服務使用者約35萬7,000人,2022年成長為44萬人,成長率為23.2%,87.9%的使用者年齡在65歲以上,代表高齡長照已是不可逆且必須提早面對的情況…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25/6月 第671期
高齡化與疫情雙重驅動下,智慧照護正快速改寫全球醫療版圖。AI、IoT與遠距醫療成為創新焦點,臺灣可憑藉科技實力與供應鏈優勢爭取商機…
數位時代 2024/10月 第361期
線上預約看護平台家天使從2017年成立至今,就致力於替用戶解決照護家人的燃眉之急。
天下雜誌 2024/9月 第807期
偏鄉老人養護中心,用最前瞻的AI照護科技,增加員工留任率;小型日照中心透過生成式AI,讓家屬更放心。他們怎麼做?
康健雜誌 2024/5月 第304期
邁向超高齡社會,活躍老化(Active Aging,AA)不只是要活得有意義,活得快樂也很重要。人愈來愈長壽,就算活到90歲、甚至100歲,如果每天過得很痛苦,也沒有意義。
今周刊第1315期
早上不到九點,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十六位長者,就聚集在社區長照C據點前,排排坐寒暄家常。其中,年紀最大者九十三歲,卻絲毫不見老態,皺紋反而在她臉上成了笑紋。當運動指導員陳舒罄一放起《山頂黑狗兄》音樂時,長輩們的動作可一點都不馬虎。
Smart智富275期
長期照顧( 以下簡稱長照),是退休金以外,很多人退休後最感焦慮與不安的一件事。為填補民眾對長照的需求缺口,政府在2017年實施「長照2.0」,建立「社區整體照護模式」,讓民眾在街頭巷尾都能找到長照服務據點並獲得協助。
天下雜誌第723期
診間裡獨居老人,平時堅強,內心卻躲著小孩,他們任性可愛,時而恐懼,預告未來多數人樣貌。面對突然的鬧脾氣,如何為他們找回柔軟那一面?
Smart智富259期
隨著醫藥科技進步,現代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長。很多人進行退休規畫時,大多著墨於日常生活費用的累積,忽略醫療費用的重要性。以一般醫療費用及考量可能的長期照顧支出推估,至少總共要準備400萬元∼850萬元左右的醫療基金(醫療+長照),才能面對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Life Plus 熟年誌2020年02月號
長照是「長期抗戰」,照顧者必須認清自己能力有限,並關照自己的健康。當長輩還有自理能力時,懂得「自立照顧」適時適度放手,在被照顧者能力範圍內,製造事情給他們做;還要在繁雜的照顧過程中培養「求助能力」,當需要喘息或關鍵時刻需要支援時,開口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