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周刊_No.2191_B
任誰也難料,崛起強盛中的大陸,竟因看不見的新冠狀病毒陷入軟弱,原本無懈可擊的蘋果全球供應鏈也隨之斷鏈;而在全球供應鏈角色吃重、經貿倚靠大陸的台資,科技、食品、百貨乃至電商,更是無一倖免。
商業周刊第1683期
「iPhone會不會斷鏈?」「鴻海營收是不是將往下修?」「二月十日能順利復工嗎?」二月六日下午四點,在全球最大證券機構美林要求下,鴻海罕見召開緊急的閉門法說會,忙著對各種傳聞釋疑、滅火。法人擔憂鴻海復工、蘋果斷鏈的引爆點,不在武漢,而在鄭州。
今周刊 第1175期
郭台銘在今年股東會上,從鴻海董事長一職退位,奔赴他的競選總統之路。他為何欽點交棒給劉揚偉?打出「國家級新創公司平台體系」有什麼內涵?
《財訊》580期
從美國總統川普當選那一天開始,鴻海的處境就出現劇烈變化。從美中爭相吸引鴻海投資,到美中大打出手,鴻海營運承壓,卻仍不斷承諾巨額投資。客戶和老戰友漸行漸遠,鴻海該如何選擇?這是一場國家級的經濟戰,郭台銘用選總統向上整合,和美中直接談判,他,要拿什麼牌出來打?
今周刊1131期
大客戶蘋果市值創新高破一兆美元,鴻海市值一年多來蒸發7000億元,半年報的公布,「三率三降」讓鴻海股東心慌慌,但是,財報沒能講明的是郭台銘燒錢拚轉型的企圖心,一場台灣電子代工業挑戰成長極限的戰役,刻正悄悄展開。
專案經理雜誌第40期
台灣高等教育,近20餘年長期向學術研究傾斜發展,屢屢引發企業抱怨有工作卻找不到人做,行政院主計總處「106年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產業高達218,397個職缺找不到合適人選,缺工情形為近10年次高。但勞動部調查指出,106年青年失業率高達11.92%,已連續15年超過10%;而大學畢業者為各種教育程度失業率最高的族群,至少連續7年超過5%,凸顯教育現場與就業市場供需兩端嚴重失衡。
《財訊》558期
鴻海股東會上,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身段柔軟,頻頻道歉,卻不願鬆口接受股東建議,增加現金股利或實施庫藏股,因為,鴻海正面對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轉型挑戰…
新新聞1628期
郭台銘曾多次向小股東道歉,強調鴻海股價若回到兩百元就要退休,但從各種條件來看,鴻海的規模已經難再成長,獲利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股價要到兩百元,最快的方法就是…
今周刊1115期
鴻海近期跌幅深,成為外資賣壓核心之一;蘋果展望、FII分拆案均成為市場檢視的箭靶,本刊特別為投資人盤點鴻海現況與前景,哪些值得注意、哪些不必過慮?
《財訊》551期-郭台銘說不出口的真相
過去鴻海在年報裡沒揭露的營業資訊,這次在A股上市招股書中,連和蘋果的往來資訊,FII 全都攤在陽光下,要了解鴻海集團74 萬小股東未來5年命運,就必需全面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