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基礎──私募基金募資之道

私募帝國:彭博社記者解密!一窺掌控全球金融命脈的投資巨頭真實面貌
資金募集,是私募基金得以運作的基礎。私募基金往往以高於股市或債券的投資報酬率為誘因,吸引公教人員退休基金、主權基金、大學捐款基金以及少數富人投資。然而,這樣的許諾並非百分之百兌現,因此投資者們聯合向私募基金爭取權益。

法人季底作帳股

理財周刊 2023/9月 第1201期
旺宏突然大漲讓許多人詫異,但翻開近期投信連續買超前20大排行榜,迄8月29日止投信連買28天,加碼近兩萬張,排名第四。封面故事深入分析投信連續買超的季底作帳股,並嚴設三大篩選條件,找到業績成長快,基期相對低的標的,給投資人參考。

投資ETF20年 月領5萬爽退?

理財周刊 2023/9月 第1201期
以錢賺錢是門大學問,標榜月配息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基金(00929),剛發行就吸引小資族搶進,相關成分股也獲投信連續買超,然而,ETF月配真的穩賺不賠嗎?長期投資到底划不划算?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本文有深入分析。

台商南向淘金 把握兩大突破口

今周刊 2023/9月 第1393期
在近年台商產線轉移、布局東協的趨勢背後,黃志芳一路扮演著關鍵角色。從新南辦主任到貿協董事長,他在不同位置,持續為台商與東協國家創造更多交流與商機。

泰國所得不到台灣四分之一 為何吸引台大、成大生留學

商業周刊 2023/9月 第1868期
泰國新製造興起,帶來骨牌效應,包括資金、技術、人才都往這裡靠攏。它也成為台灣年輕人至東協留學的優先選擇。根據教育部學海計畫人數統計,2018年到2022年,台灣大專院校學生接受補助前往泰國研修或實習人數最多,逼近一千三百位,是最受歡迎的新南向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