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更甚實用性 十大熱銷排行出列 電子票證掀IP大戰 兩萬張一分鐘完售
魔杖造形一卡通掀起網路開箱潮,結合各式動漫、品牌主題,已經遠超既有卡片限制,不只比折扣、比場景,更要衝「心占率」。 文/張道宜
▲哈利波特魔杖一卡通,掀起新一波3D立體電子票證搶購潮。一卡通提供
一款魔杖主題的電子票證掀起討論,不僅外形、大小逼真,過卡、儲值時魔杖尖端也隨之點亮,滿足使用者的魔法想像。七月十日哈利波特主題一卡通限量兩萬張開賣,不到一分鐘即秒殺,寫下今年最佳銷售紀錄。原價一○八○元,在蝦皮上最高喊到六千元。 這並不是電子票證第一次掀起熱潮。一卡通公司表示,歷史上銷量最佳的是五月天螢光棒,共賣出約八.七萬支。而二○二○年,由電子票證龍頭、悠遊卡公司所推出的PS4 搖桿D4C 造形悠遊卡,數量更高達四十八萬張,為史上銷售量最高。
PS4 悠遊卡 銷售量最狂 在二三年銷售最佳的,則是銷售達十萬張的台灣味手繪風悠遊卡與台灣風情系列悠遊卡。在各年齡層都有支持者的寶可夢驚喜包悠遊卡,以及寶可夢系列悠遊卡,分別有八.五萬與八萬張的銷售量。一卡通方面,二三年銷售最佳前三名都是hololive VTuber 系列的精裝一卡通,第四、五名則由明星出線,分別為五月天諾亞方舟(十週年)套卡與aMEI ASMR 套卡組。 雖然立體造形電子票證多採限量或限時銷售,銷量數字不一定能反映IP實際支持人數。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電子票證大戰,戰場不只回饋還有吸睛度。而從熱銷電子票證的種類,也可以歸納出兩大IP的行銷趨勢。 一卡通總經理室協理徐毓鍾分析,首先是生活小物卡片化,例如列車車廂、台鐵便當或是藍白拖。另一種則是動漫或電影意象的實體化,主打體驗性,哈利波特魔杖一卡通就屬這類,「要讓使用者不只是支持人物角色,更能在生活中化身為魔法師。」 雖然大部分為縮小化,但部分產品也能透過「巨大化」增加吸睛度,例如「巨大化」悠遊卡,就是長二十一公分、寬一三.一公分,比一個巴掌還大。另外,愛金卡在去年底推出高十八公分,具備發光、吼叫功能的「哥吉拉紅蓮公仔icash2.0」。 透過IP聯名帶動卡片銷售,同時增加使用率,使用率提升也能促進各商店裝設悠遊卡機的意願,使用愈方便,民眾購卡意願就愈強,形成一個強大的商模循環。徐毓鍾說明,包括鑰匙圈在內的立體造形電子票證,就占卡片銷售量的二五%。 「對一卡通來說,最重要的指標一定是使用者,」一卡通總經理鄭愷尹也曾指出,「使用者愈多,代表我後面帶進來的收入就愈多,特別是我們有票證也有電子支付,希望透過App 與優惠活動,融合兩邊的人。」
聯名衝卡量 消費是關鍵 然而,鄭愷尹點出不只是期待,更是電子票證廠眼下的挑戰。從悠遊卡與一卡通二三年財報可以發現,營業收入裡透過儲值卡或電子支付消費產生的手續費收入仍是大宗,分別為五三.五九%與四六.二六%。 然而根據金管會統計,若從今年五月起算,過去一年悠遊卡、一卡通與愛金卡三大電子票證廠商的卡片使用狀況可以發現,雖然流動卡數分別成長九.四七%、一○.七二%與七.七四%,增幅顯著。但是有實際消費行為的卡片數,悠遊卡成長四.五九%、一卡通二.八二%,愛金卡則是減少超過一○%。而從消費金額來看也是類似情況,悠遊卡增加三.一四%、一卡通與愛金卡分別下滑八.七四%與一○.九四%。 簡而言之,除了悠遊卡之外的一卡通與愛金卡,在透過聯名品牌大打IP戰的同時,卡片量雖有所成長,但似乎無法促成持卡人實際上的消費行為。雖然電子票證業者也已採取行動,例如一卡通力推「一卡通綠點」活動,透過回饋點數鼓勵使用者轉用記名卡或App 支付,力圖將使用者留在平台上,但能不能祭出更有感的優惠,或是爭取到有消費意願的使用場景,恐怕才是決定電子票證大戰的關鍵。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電子票證掀IP大戰 兩萬張一分鐘完售
《財訊》
2024/7月 第716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