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難以預期的急性心肌炎

媽媽寶寶 416期
提到心肌炎,應該會讓許多醫師聞之色變,它的表現變化多端,無法預測何時會發生,會發生在誰身上,且一旦發生很有可能危及生命。往往因此令家長認為醫師「誤診」。

「阿嬤也會用」的app,把時間解放給重要的事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第182期
新冠疫情一度讓學生在線上課。眾人措手不及時,四季幼兒園早就「超前部署」了。創辦人唐富美在兩年前堅定數位轉型,為了讓家長、教師、學校三方,都能釋放更多的時間資源,兼顧事業與家庭,讓孩子快樂成長,她做了哪些努力?

今天誰得肺癌,20年前的空氣早知道?

康健雜誌第275期
1999年,《康健雜誌》6月號封面故事是〈水與癌症〉。當時的台灣,農藥和有毒工業排廢污染物滲入土裡、流進水裡,往西出海,幾種特定的癌症,在西部沿海鄉鎮,發生率不約而同的高,一條貫穿這些城鎮的公路,被《康健》稱做「癌症公路」。

活到90歲成常態 高齡人生五大自救守則

今周刊第1292期
想像一下,活到六十五歲的你,有超過三種以上慢性病、一年平均要看近三十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八.五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貼近市場需求 用App守護全民健康

《經貿透視》雙周刊577期
近年全民健康意識逐漸抬頭,加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更加深了大眾對身心健康的重視,而這股趨勢也反映在App 下載量上。App 分析公司Sensor Tower 指出,2020 年4 至6 月全球健康與健身(Health & Fitness)App 下載量年增47%達6.56 億次,刷新Q2 年增幅歷史紀錄。

保護海洋!人造鮪魚肉壽司上菜

商業周刊第1764期
為什麼?因為那根本不是鮪魚握壽司,而是西班牙食品新創Mimic seafood做的「人造魚」壽司,由脫水番茄偽裝鮪魚,以橄欖油、海藻萃取物、香料和醬油調味過後,不管是色澤或是口味,連深知鮪魚味道的人都幾乎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