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g Update單車誌_No.119_04-05月
近年騎自行車的學生、年輕族群越來越多,也衍生許多狀況。據交通部統計,台灣近5 年騎乘自行車而受傷甚至死亡的6 歲至17 歲兒童及少年高達2萬119 人,因此,導入防衛騎乘的觀念、用路安全的教育,是現今台灣迫切需要的。
自由時報20210310
「一日吸毒,終生戒毒!」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是宜花東地區第一位投入成癮戒治領域研究的醫師,近15年來,幫助許多病患成功戒除酒癮、毒癮等成癮問題;他指出,沒有一種癮是容易戒除的,千萬別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台灣醒報 [2021/3/25]
紙本書寫比起在平板或手機上書寫,更能激發腦部思考!日本研究指出,在紙上繪圖或者寫字,比在平板、手機等3C裝置上打字,大腦活動更多,也更能激發靈感和活絡思緒,甚至能增強記憶力,學習效果更佳。
台灣醒報 [2021/3/24]
新冠肺炎即使痊癒,仍可能有許多後遺症!一項研究評論表示,至少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會有長期的健康問題,包括多種器官疾病及心理健康惡化問題。
聯合報 20210314
人體的新陳代謝隨著年齡增長變慢,這也是為何人到中年,即使飲食如常,體重仍往上飆升。但中年體重增加並非不可避免,透過一些方式,可以讓新陳代謝加速…
20210315蘋果日報
為了守護孩子的健康,爸媽用心良苦,您知道有哪些食物,對大人無害,但給孩子食用卻可能是嚴重「地雷」食物嗎?兒科醫師陳映庄羅列「六大NG食物」給爸媽當參考,吃錯的話嚴重恐致死,愛孩子,可千萬別害了他們!
big大時商業誌 第55期
你會覺得減少東西很難嗎?把壓箱品拿出來、不拿免費品、拒絕集點券、購買適當量、慎選購物地點,有些東西絕不買第二次,謹記這些方法,就可以清爽過日子。
理財周刊1073期
最近有一則消息,又是主動脈剝離奪命,二十三歲男模深夜運動送醫不治,唉!年紀輕輕就這樣走了,看了不免惋惜,希望你我都可以更提防健康的沉默殺手…
20210316蘋果日報
根據目前的疫苗研發進程,我們可能先打到三種新冠疫苗,這三種疫苗差別在哪?與一般傳統疫苗又有何異?普遍施打之前,先來增加一點衛教知識。
聯合報 20210314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才三十幾歲,三高指數卻嚴重超標,體內的「血管年齡」已像五、六十歲。以大腦來說,正常的腦細胞用久了會退化萎縮,但若是處於高血壓狀態,血管會提早變硬,供應到腦的養分自然不夠,便提早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