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636期
登山運動在台灣的發展,自一九七一年的百岳名單選定後,迄今正好已五十年,山的姿態與面容或許變化不大,但人們對山的認知已開始改變。登山者的眼光不再局限於山頂那一片方寸之地,而是延伸至步道的盡頭。
鏡週刊第247期
疫情讓大家親手做飯的機會多了, 廚房也因此堆滿不少物資。特別是非理性囤積的罐頭, 雖然耐放,卻也有點不知該拿它怎麼辦。在家上班的日子,決定和各位讀者分享我的食譜, 用輕鬆又簡單的方法,為這些罐頭找到好出路。
摩托車雜誌Motorworld【432期】
疫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就連假日出外騎車的小確性都只能忍痛暫停,編輯部有幸在疫情爆發前拍攝完這次的旅遊企劃,雖然目前建議宅在家防疫,但還是推薦給各位這條愜意的北基山海游路線,從106 縣道銜接台二海岸線,各位可以先存進口袋名單,等待解封後再相約騎車。
明報周刊 第2745期
五月天的晏晝,走在香港仔海濱,海鮮店還未開檔,人們在休憩、緩跑、垂釣。旁邊的避風塘,波光粼粼,吹來暖烘的風,夾雜些微魚腥味。塘內停泊的漁船遊艇、貨輪舢舨隨波漂曳,個別在密集的船隻之間穿梭,找尋狹路,靠岸或離港。兩岸的樓宅大廈,靜默佇立,看着這片怡人景致日出日落。
聯合文學 2021年5月號 (439期)
金門,那是這幅啞鈴似的島嶼圖被稱為「戰地」的年代,整個戰地前線處於全面戒嚴的軍管下,島上的駐軍比世居的縣民還多,一到假日,金城後浦與金湖山外這兩處鬧區都是穿著深綠制服的遊客,噎!不是遊客,是從營區與碉堡鑽出來放風逛閒的軍人…
《經貿透視》雙周刊570期
開羅伊斯蘭區內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群超過600 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區內哈利利市場及南北大街Shaari Muizz 上古老的建築,都是旅遊熱點,更是醉心於歷史文化的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文化巡禮。
小日子享生活誌-2021年6月號
李昀諭 文字工作者,經營粉絲專頁「漁光島42 號」記錄過去與現在,最初從田調開始,後來意識到吃是凝結人們的重要關鍵,在允杯取得漁光島田府元帥同意後,從此在天宮壇對面空地辦起一年一次的漁光島辦桌,透過擲杯與元帥確認各種細節的辦桌,每年都彷彿被保佑著一樣順利舉行。
料理.台灣 5-6月號/2021第57期
「蘆葦心可以食用,開花後可以做成掃把;以前的箭筍被當作建材,捨不得吃,長成箭竹可以拿來蓋房子;纖維化的黃藤曬乾,切成片狀或條狀,當作繩子綁;月桃的莖曬乾可以編織成蓆子或包包。 」吳雪月不假思索說出記憶中每種植物的生活用途,這些長輩傳承下來的生活智慧,在吳雪月的心中建構出一幅取之於自然的地景。
鏡週刊第246期
「吃素」在你心中是否也有一分難以轉變的刻板印象?其實近年來蔬食早已超越了飲食習慣,漸漸轉變成一種生活型態。沒親自吃過還真不知道,現今蔬食的多元與豐富一旦跳脫想像框架,只會讓你心心念念想再回訪!
Taipei Walker Vol.290 2021年6月號
北港中山路上開業73年的北港圓仔冰,是在地人一致推薦的古早味,店頭的不鏽鋼攤車不論冬夏總是滾煮著兩鍋熱燙的花生湯與紅豆湯,以及一鍋煮湯圓的糖水,第三代老闆蘇進雄傳承手工湯圓古法, 捻湯圓下鍋的速度之快,曾被拍成影片瘋傳網路,堪稱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