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透視》雙周刊548期
「一個人吃火鍋, 你敢嗎? 一個人吃耶誕大餐或是年夜飯,感覺是⋯⋯」這些對話是戲劇《若是一個人》裡的臺詞;但如果你面對的是無人服務的商店或是自動販賣機,不管你的反應是自在或是三條線的慌亂,這種無人化的智慧零售方式,卻已悄悄地…
新新聞1742期
自六月起,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已連續四十天發布暴雨預警,南方長江中下游持續出現大暴雨,江西省災情尤其慘重,境內鄱陽湖測站水位突破歷史新高,很多人重新憶起一九九八年九江抗洪的驚險畫面。此次洪災也暴露出中國中小河流目前的治理困境。
新新聞1742期
由於不少法律都是參考《民法》成年標準訂出門檻,下修十八歲成年,勢必牽涉到一拖拉庫的其他部會主管法規。政院日前要求各部會以「二十歲」、「成年」或「未成年」為關鍵字撈出相關法規,整理出來的修法草案竟高達三十七項。
天下雜誌第700期
蝙蝠被視為新冠肺炎源頭,遭無情驅趕甚至撲殺,然而,野生動物身上帶有的病毒,為何會在人之間傳播?追根究柢,人類行為,才是最大關鍵。
天下雜誌第701期
讓污染企業抱怨「好像被鬼纏上」,熱血歐吉桑黃煥彰,二十年來率領志工追蹤全台廢棄物棄置。鎘米、汞污泥、惡臭鋁渣…,地圖上密密麻麻的點,不只是環境犯罪、骯髒利益,更恐毒害你我的健康。
今周刊第1230期
二○一四年二月十八日,《紐約時報》報導一家新創醫療組織「開放生物群落」,向民眾買大便!創辦人馬克.史密斯並非是要買大便,而是要建立腸道細菌資料庫,協助飽受病情折磨的人。
今周刊第1230期
疫情影響已蔓延至不動產業,其中打擊最大的是商業設施、旅館等營業資產,日本政府半吊子的店租補助政策,讓收不到租金的不動產業者更加頭痛。
排寒袪濕治百病
人體的最佳體溫是36.5~37℃,若低至35.5℃則代謝機能變低、自律神經失調、容易過敏;35℃時癌細胞便會增生。1866年醫學研究就發現癌症怕熱,實驗更指出:持續10天39.6℃癌細胞全部死亡,正常細胞不受影響,因而發展出「溫熱療法」!
今周刊第1231期
短短三個月,吸引十四家世界級企業,臉書、谷歌、英特爾…揪團入股,一口氣投入八千多億元前進印度,都為了搶當吉歐電信的股東,這家電信商有什麼來頭?
逆齡餐桌
台灣民眾平均壽命80歲,但健康歲月卻只到71.2歲。每個人需要被照護的時間約 7.3 年。還好,這是可以預防的。高齡醫學專家與亞太臨床營養學家,首度聯手在餐桌開課。重新發現「飲、食」,再平凡不過的早餐、午餐、晚餐,竟是人類長壽後,許多困境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