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月刊第517期
根據經驗,突然被問到「你認為生活有何意義」這種問題,有些人會愣住,一時答不出來,也有些人會侃侃而談。「正向心理學」的研究顯示,一個人若抱持愈高的生活意義感(meaning in life),便愈常感到快樂、具有愈高的幸福感、身體愈健康,而且工作愈勤奮。
big大時商業誌第53期
新冠疫情,造成人們對健康更加重視,但要增強免疫力,要從生活習慣改善做起,養生不養病,你就能成為健康勝利組。
ELLE 1月號/2021 第352期
2010年的一場意外,改變自由潛水者Nordblad的一生。在醫生建議下實施冷水療法,不料,從痛苦到適應,她愛上了被冰水包覆的感覺,甚至上癮,隨後至芬蘭冷冽冰下潛水的靈感油然而生。你說這麼冷,到底誰會一股腦衝進冰水裡?
【嬰兒與母親】2021年1月號/第531期
前一陣子有藝人於家中浴室猝逝,死因疑似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引起社會大眾對於主動脈剝離的關注,更有許多病患因為擔心自己患有主動脈剝離而至門診就診。而幾年前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也是在飯店用餐時,突發主動脈剝離,後仍搶救不治。
能力雜誌2021年1月號
「如果不想生病,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是不是都該打呢?」小菲一邊看新聞一邊發出疑問。其實針對流感疫苗,如果能配合施打,同時增強腸道防護力,不只能降低感染機會,還能強化疫苗效用,打造身體另類金鐘罩。
數位時代320期
為健康的那隻手穿上黑手套,再替失能手部裝上650公克的鋁合金機械手,當黑手套緩緩在空中做出「OK」、捏指等手勢,機械手也能如同管樂團指揮,既優雅又有自信地同步。重複這些雙手協同、對一般人看似輕鬆的動作,卻是腦中風患者的復健日常。
康健雜誌第266期
咖啡除了加牛奶,許多咖啡店如星巴克、路易莎都開始推「燕麥奶」,嘗試過的人指出,燕麥奶味道、口感比牛奶好,對於素食或不能喝牛奶的人也是一大福音。燕麥奶是什麼?為什麼乳醣不耐症的人可以喝?它比牛奶更營養嗎?
早安健康1-2月號/2021 第46期
為什麼一整天抬頭挺胸不好?為什麼醫師也接受彎腰駝背姿勢?包包要怎麼背才能避免腰酸背痛?日常做好保養就能遠離疼痛…
高醣、低醣、生酮,怎麼吃才適合
今天你生酮了嗎?在這波飲食革命中,你做對、吃對了嗎?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精研歐美各國著名研究,並親身實踐簡潔明瞭的100個Q&A問答,告訴你低醣、生酮飲食的正確觀念與執行方式不再被錯誤資訊牽著鼻子走,為身體找到正確之道。
筋膜放鬆修復全書
如果你深受慢性疼痛所苦,這就是你最需要的書!跑者、治療師、運動員、健身愛好者等皆適用!以放鬆筋膜為基礎,治療慢性疼痛的必備自助指南。唯有放鬆緊繃的筋膜,才能徹底改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