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百萬美金魚雷放到過期、美軍新兵日耗我戰士1年子彈額度 實彈射擊成國軍罩門
拜登(Joe Biden )政府上台後台海情勢持續緊張,近幾個月來解放軍機艦在台灣海空域活動頻率有增無減。3 月17 日,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院霸氣表明,若共軍真的犯台,國軍從不做防守多久的設定,共軍要打多久,「我們就奉陪多久,沒有限制」。
◎晏明強
▲台海情勢持續升溫,國軍受限諸多因素欠缺實彈射擊,對三軍戰力負面的衝擊恐難以估計。( 資料照,林瑞慶攝)
即使邱國正對國軍戰力信心滿滿,但由於兩岸軍力、軍費差距太過懸殊,國內許多人仍對台海開戰後,國軍能否有效保台高度疑慮,認為應透過軍事對抗以外的手段避戰方為上策;就連關注台灣安危的歐美軍情專家、媒體,也不乏抱持台灣軍隊戰力低下,根本不能打仗的觀點。
3 月26 日,《德國之聲》就以包括民進黨幹部李問等人的服役親身經驗,認為台灣軍隊訓練不足,又有長期存在的隱瞞問題文化;《德國之聲》甚至引用台灣自由撰稿記者Paul 黃( 黃柏彰), 發表在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的文章,質疑台灣軍隊只不過是個「 空殼」,軍事力量僅存於紙上,尤其為了省錢導致陸軍裝備慘不忍睹。
雖然外媒只憑著少數國人的服役經驗,就對國軍做出貶抑性結論,明顯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但近日美國國防部負責兵推的前官員奧赫曼內克(David Ochmanek )透露,在中國入侵台灣的相關兵推想定中,台灣空軍在開戰幾分鐘內就會被殲滅。這也反映出國軍的防衛戰力,恐怕還真有不少弱點,實際情況並不如軍方及綠營內宣般的樂觀。
島內兩樣情:藍避戰主和頻示警、綠對美加持信心爆棚
尤其面對共軍機艦擾台、武統恫嚇的壓力,台灣內部藍綠對抗氛圍,不但沒有在外部威脅下有所緩和,甚至還從政治層面往軍事安全的專業領域延伸。光是台海戰事發生後,國軍可以守多久? 美軍是否會援台?藍綠意見領袖都有截然不同的結論。
▲2020 年8 月,前總統馬英九,引用「國防安全研究院」評估報告指出,共軍攻台「首戰即終戰」;而後更指出,且美軍不會援台。( 資料照,顏麟宇攝)
不管是前總統馬英九、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認為台海開戰後「 美軍根本不會來」、「 可能來不及救援」;或是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 不管你說什麼, 我反戰」的表態,聽在蔡政府及綠營人士耳中,已不僅僅是在唱衰國軍,而是幾與投降、叛國無異。
▲3 月17 日,國防部長邱國正於立院國防委員會表「共軍要打多久,我們奉陪」。( 資料照,顏麟宇攝)
相對於藍營的避戰主和觀點,蔡政府及綠營則持抗中主戰論述。除深信台灣戰略地位重要,美軍一定會來救援外, 更對國軍戰力高度肯定,親綠網民最常講的是,台灣防空飛彈密度全世界第二, 不但能直接攔截解放軍中短程彈道飛彈,更可讓進犯共機有來無回。
再加上去年川普(Donald Trump ) 政府對台軍售大放送,諸如AGM-84H/K 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SLAM-ER )、M142「 海馬斯」(HIMARS )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等攻擊武器,未來幾年內都會進入國軍服役,更使綠營上下對美台軍事聯手抗中信心爆棚。
先進武器大進補 軍情人士仍憂心忡忡
影響所及,台灣媒體及政論節目在討論專業軍事議題時,往往是「 感性多於理性」、「 民粹壓過專業」。談及我空軍剛完成升級的F-16V 戰機就無比驕傲;甚至認為是對岸匿蹤戰機殲20 的剋星,全然無視F16 畢竟是服役多年的4 代戰機,與至少是準5 代戰機的殲20, 先天上存有代差的事實。
其實有關F-16V 碰上殲20 的究竟誰能占上風?加拿大「 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Andrei Chang )就認為, F-16V 僅與殲16、殲10C 同一代,並沒有任何技術優勢可言。言下之意明顯是「F-16V 很難贏得了殲20」。
而在許多現、退將領及軍情人士眼中, 僅用國軍現役及外購武器的性能數據來比較國軍與共軍戰力,據此推論台海戰爭勝負結局,不但是完全脫離現實的「 紙上談兵」,更無助國軍處理真正的問題。一位軍方人士坦言,先進昂貴能振奮民心的武器,不見得就符合台海防衛作戰需求,「 國防資源配置若走錯路, 未來在戰場上就得承擔悲慘下場」。
該軍方人士指出,國軍裝備在自製及對外採購管道已有突破,未來只需考慮預算支用及建案先後緩急順序,主戰武器性持續提升已不成問題,當前最棘手的弱點,誠如外媒所言是在訓練層面。除募兵制導致服役期限過短,士兵合格技能養成有困難外,更重要的是,國軍實彈射擊經驗過少,陸海空三軍幾無例外,才會被懷疑戰力「 虛有其表」。
▲空軍現正進行現役F-16AB 戰機構改提升至F-16V BLK20( 見圖)等級的「鳳展專案」,以及向美新購66 架F-16V BLK70 的「鳳翔案」。( 資料照,蘇仲泓攝)
「200 萬美元魚雷放到過期」 潛艦實彈射擊屈指可數
就以我海軍號稱對解放軍海軍最具嚇阻力的2 艘劍龍級潛艦為例,2020 年漢光演習曾發射德製SUT 重型魚雷擊沉靶艦,但上一次實彈發射魚雷是在2007 年,竟已相隔13 年之久。另外海軍主力紀德艦配備的標準2 型艦空飛彈,射程達153 公里,可同時對付8 個來襲目標,但從2005 年進入海軍服役後,只在剛開始2 年於美國東、西岸及台灣東部海域進行實彈射擊5 次;2013 年9 月則在東部外海發射過1 次,至今就沒有再進行實彈射擊。
對照美、中海軍艦艇頻繁進行對空、對艦飛彈射擊,我國海軍艦艇官兵則多以模擬發射程序來代替實彈射擊。曾任劍龍級潛艦兵器長、作戰長及潛艦訓練中心教官的備役海軍上校王志鵬就指出,按照美國海軍的標準,每一任潛艦艦長任內都一定要實彈射擊一枚魚雷, 反觀我海軍潛艦很少打魚雷實彈,透過印尼從德國買來的SUT 重型魚雷,都在倉庫存放到過期了。
王志鵬說,不知海軍是否為了省錢, 或是珍惜魚雷得來不易,擔心打1 枚就少1 枚,但武器買來本就是要用,一枚魚雷價格逾200 萬美金,放到過期不用同樣也是浪費。他強調,有無實彈射擊對戰力有很大的落差,「 實彈射擊與模擬發射完全不一樣,模擬時可以自行修改參數,但在實際戰場時能改嗎?」,光靠模擬發射程序,根本形成不了有效戰力;如2003 年漢光演習魚雷實彈射擊,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實彈射擊成國軍罩門
新新聞
2021/第1781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