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透視》雙周刊474期
曾深陷戰亂和貧窮泥沼的柬埔寨,於上個世紀末開始翻轉,憑藉著低廉的勞工,成功的吸引外資的挹注,生產並出口大量的成衣與鞋類,進而帶動經濟起飛,甚至服務業、金融、營建、交通與通訊領域也都有亮眼的表現。
今周刊 2017/8月 第1077期
流亡美國的中國富豪郭文貴,今年來頻繁在網路直播爆料,他不但暴露習近平權力的脆弱性,連帶的蝴蝶效應更可能引發北京,甚至台灣的政局風暴…
新新聞 2017/8月 第1587期
實習生丟水球、空姐罷工到輔大心理系事件,這些討論都是統獨先行,政治立場高於議題本身的是非。這也讓人想到美國的《福斯新聞》…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03期
當其他國家頻頻招手,環境又充滿異國情調;當換跑道的頻率變高,反正都要找工作,到哪裡都一樣;當媒合平台增加,到海外就業就像在國內一樣稀鬆平常;疆界消失中,新一波國際潮報到,百年一遇的機會正來臨。人生總要闖盪一次,做好準備,拿起行囊,下一個站上國際舞台的就是你!
新新聞1587期
《新新聞》高層透過關係,掌握到永豐金三寶超貸案另一名消失已久的當事人三寶建設董事長李俊傑的行蹤。原來拒訪的李俊傑聲稱自己也是案件的受害人,並對永豐金貸款條件嚴苛多所抱怨,並一再強調有信心檢調會還他清白。
商業周刊 2017/8月 第1551期
統一集團在七月下旬公布與美國星巴克公司的換股交易,將集團持有共50%的上海星巴克股權賣出,同時買下台灣星巴克50%的股權,從此美國星巴克百分百掌握上海經營權,統一則百分百持有台灣星巴克股權;然而…
天下雜誌第627期
一條湄公河,串起北東協最重要的五國市場,更是中國「一帶一路」最重要的「一路」。日、韓也紛紛劃地搶餅,台灣如何在三國強戰中突圍?比資金、比規模、比人力,台灣恐怕都不如人,但卻有獨門口訣--求精、求深,不求大。各領域的台商使出4種策略,讓台灣也可以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南向之路。
新新聞 2017/7月 1586期
「中共謀我之心未曾稍減」、「一國兩制是中國對台基本方針」,幾十年來這兩個事實都沒有改變過,對岸基於這些方針對台進行的統戰攻略也是常態。那麼台灣該怎麼因應?
商業周刊 2017/6月 第1546期
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最新調查顯示,僅三五%的香港人自認是中國人,三十歲以下的香港年輕人,更只有三%認同中國人身分,創下二十年來新低…
新新聞 2017/6月 第1579期
對陷於低薪困境的台灣而言,現在兩岸人力要素所得的均衡化已很接近,台灣要脫離低薪較過去更有希望、更有條件。不過,有希望、有條件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