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022/4月 第1320期
買地設廠時,就同步考量本國員工、外籍移工的住宿需求,讓上銀沒有缺宿舍的問題;而對於其他困擾製造業老闆們的缺地、缺工等難題,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又有何獨到見解?
今周刊 2022/4月 第1319期
四年前,《JAMA》刊載法國胸腔外科暨心血管外科醫師馬丁那團隊,於○九年至一七年利用大體捐贈者的主動脈,為十三位癌症病人進行氣管移植手術,其中十人近四年後仍然健在。若你身為醫師,看到這篇期刊的反應會是如何?
今周刊 2022/4月 第1319期
高雄發跡的集雅社,原本只是一間專賣頂級音響的街邊小店,它是如何一步步搶進全台百貨賣場,甚至業績穩坐百貨業家電類常勝軍?
今周刊 2022/第1318期
三十多年前便開始與父親一起務農的戴文進,最初單純只種鳳梨,面積達七、八十甲。十五年前一頭栽進有機的世界。
今周刊 2022/第1318期
三月二十五日的立法院院會,將決定十八歲年輕人能否享參政權。國民黨立委若能捐棄成見,年輕世代不會遺忘國民黨團在台灣民主深化過程中的關鍵角色。
今周刊 2022/第1318期
國安私菸案中,六名輪班出勤駕駛皆因「以公用運輸工具裝運漏稅物品」之行為,遭一審法院重判,其餘訂購私菸軍官卻無罪。這項判決遭法界人士認定不符比例原則,並質疑《貪污治罪條例》刑度已不合時宜。
今周刊第1300期
在晶圓代工漲價的趨勢持續下,龍頭們紛紛擴產,新產能多集中在明年下半年與後年開出。但在這場瘋狂擴充產能的競賽中,供不應求的狀況能否持續,晶圓廠榮景又有多長?
今周刊 2022 / 第1317期
台灣放眼世界,更該內觀島嶼。一旦我們張大眼睛,走入這塊土地時,將可以發現從產業企業、地方政府、在地人民一起翻轉、共同改變的力量。本期以隔周刊出的「我城我鎮」,與讀者一起看見每個認真努力的在地故事。
今周刊 2022 / 第1317期
爸爸朱西甯曾想像自己有個故鄉在山東臨朐朱天文、朱天心姊妹至今仍念著恩師胡蘭成的禮樂江山。時代變得好快,世人記得什麼? 忘了什麼?姊妹倆透過筆,記錄下她們欲妥善存放的記憶。
今周刊 2022/第1316期
從趨勢基本面選股,技術分析找買賣點,陳重仰認為,只要挑對個股,掌握大賺小賠的操作紀律,平凡人也能成為台股常勝軍,邁向財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