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第741期
人才是過去台灣數十年來成長所帶來的機會,希望大家把目前半導體產業缺人的挑戰,當成機會看待。未來台灣經濟和社會趨勢,將走向半導體賦能、虛實合一的數位經濟,但如果要往前走,一定要先固本開源、重視人才。
今周刊第1309期
半導體競爭態勢延燒,英特爾強勢重返晶圓代工的布局,讓它與台積電的競合備受關注;決心再起的英特爾,今年初更推出震撼業界的徵才計畫,讓它與台積電的競爭,延燒到人才的爭奪。
商業周刊第1783期
高科技製造業的工廠戒備森嚴,外來電子設備總得經過層層關卡。但,有一款神秘的隨身碟,卻在竹科半導體大廠的無塵室裡隨處可見,且一支還要價新台幣近五萬元。
商業周刊第1783期
台積電繼美國、日本、高雄之後,又傳出有意在台中設二奈米新廠,英特爾、三星、聯電、格芯(GlobalFoundries)、中芯國際都拚命擴充產能,到底,全球晶圓擴廠潮背後,未來半導體需求真會持續暢旺?尤其七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需求有這麼大嗎?
天下雜誌第735期
台積能當上世界第一,其中一個關鍵轉折是:三十年前捨日本大廠尼康,改用艾司摩爾機台。這個契機,竟是因為工廠火災?
《財訊》642期
作為鴻海轉型的重要一步與跨入第三代半導體的關鍵,買下旺宏六吋廠房,補足造車大夢的重要版圖,透過開放平台聯盟,以及在車用半導體研發的投入,期望顛覆既有電動車生態。
天下雜誌第730期
內有各產大徵工程師,外有矽谷軟體巨頭全球搶人,相關領域畢業生卻年減五千人,連聯發科都在喊缺工。學生愈來愈少,科系與職業選擇更多元,本土科技業如何留才?
《財訊》640期
過去,台積電在自由貿易的環境下成長;如今,各國政府祭出補貼政策。本刊採訪長期與美國華府決策圈互動的譚耀南,談國際戰略改變對台積電和台灣的影響。
先探投資週刊2156期
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完整,大大提高IC設計公司研發的溝通效率,高端IC廠在先進供應鏈滋養下,雨後春筍般的接連冒出頭,將成為台股未來最強的科技新星。
商業周刊第1761期
Ramen is sooo good(拉麵好好吃)」,這則貼文在特斯拉執行長、全球第三富豪馬斯克的Twitter貼出後,超過三十萬人按讚。讓他發文稱讚的拉麵,不是來自米其林大廚,而是一名台灣前半導體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