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第255期
醫療進步,壽命延長,每個人都害怕漫長的告別。未來狀況不可知,最好盤點自己的保障和支持系統,能不能應付最糟且可能長達10數年的狀況,來判斷是不是要用買保險的方式規避風險,是我們每個人為自己的老年負責都該去思考的事情。
康健雜誌第255期
你身旁也有這樣的人嗎?總是大吃大喝、不運動,卻一點也不胖,四肢甚至超纖細。而有些人雖然看起來很瘦,但體脂肪其實並不低,這種從外表看不出來的肥胖,到底該怎麼辨別?其實有一些訣竅。
康健雜誌第254期
泡溫泉除了能消除疲勞、平撫緊繃的情緒外,弱酸、碳酸泉還能軟化皮膚角質,溫熱的泉水還能讓血液循環變好。不過享受泡湯樂趣之餘,也要小心可能引發皮膚狀況。
康健雜誌第254期
2020起始,你的願望是什麼?透過養成日常生活的7個新習慣,學會擁抱自己、享受當下,迎接身心自在、喜悅豐盛的一年。
康健雜誌第254期
在外,簡天才是別人眼中的知名法廚,但褪去廚師袍,在家人面前,大廚也只是個平凡人,這回《康健》邀請名廚簡天才傳授2道私房年菜,並分享他私底下的一面。
康健雜誌第252期
不少人都有耳朵進異物的經驗,雖然耳朵卡異物不是病,但痛起來簡直要人命。表示,進入耳朵的異物可以分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兩種。
康健雜誌第246期
復健科醫師可說是身體的算命師,筋骨痠麻痛、中風、癌症、心臟病,甚至脊髓受傷,都有可能藉由復健修復身心功能,回歸家庭與社會,重新找回生命的主導權。
康健雜誌第245期
氣血循環有一定的時間規律,因此生活起居必須順時而為,這樣的觀念,通常是中醫才有的說法。但包括3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內,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生理時鐘不但確有其事,而且和健康、疾病息息相關。那運動呢?也必須考慮到時辰嗎?
康健雜誌第244期
上「孤狗」一搜尋「仇老」兩個字,結果有點出乎意料之外,「仇老」似乎已成 全球趨勢。 「在日本,老少比在0.5以下時,人們敬老;比值是1.5時,對老人不耐煩,比值是2時,嫌老;比值2.5時惡老,比值3時仇老。」
康健雜誌第244期
想好好睡個覺,怎麼那麼難? 全台灣有睡眠困擾的人,將近一半! 這是個多麼可怕的比率, 讓台灣一年吞掉8.8億顆安眠藥, 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台灣簡直就是個失眠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