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巷弄點心

料理.台灣 2025/9-10月 第83期
台南以小吃與美食聞名,許多外地觀光客初來乍到,會嫌棄台南的小吃怎麼份量都這麼少。其實在台南並不會說「小吃」,而是稱作「點心」,且並非讓顧客吃飽,更講求「吃巧」,往往在精緻度上下功夫。

圓山金龍餐廳許耀光家訓的餐飲追求

料理.台灣 2025/3月 第80期
謹記在1979年的〈瑞榮酒家 菜譜〉序言,是對餐飲人耳提面命的樸實訓示,也是圓山大飯店金龍餐廳主廚許耀光的家訓:「做飲食行業這一行實屬無他,只要耳聽八方,手足靈敏,工作細緻,對人客有印象。」

芋頭 循南島作物的軌跡

料理.台灣 2025/1-2月 第79期
在台灣,很少有作物像芋頭一樣,充滿各種誤解。過去常說「芋仔番薯」,芋頭/地瓜分別指涉外省/本省人,諷刺的是番薯源自秘魯,是飄洋過海來台的外來作物…

燒鳥淵源與串籤祕密

料理.台灣 2024/ 9月 第77期
雞肉是日本天武天皇於西元675 年頒布「肉食禁止令」時,禁止食用的肉類之一。江戶後期,終於出現以雞肉為食材的「雞鍋」料理。至於以竹籤串起來烤的「燒鳥」,最初作為庶民料理。

找回生物多樣性 小米田喚來熊鷹

料理.台灣 7-8月號/2023第70期
台灣原住民種植小米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各部落都擁有各自小米起源神話傳說、祭儀與禁忌,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小米文化與耕作時序。台灣東邊的海岸及中央山脈,氣候濕潤適宜種植小米,部落藉著不斷遷徙並持續燒墾種植小米,以及與其他部族交換分贈小米,逐漸孕育出多樣的小米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