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台灣 2025/3月 第80期
謹記在1979年的〈瑞榮酒家 菜譜〉序言,是對餐飲人耳提面命的樸實訓示,也是圓山大飯店金龍餐廳主廚許耀光的家訓:「做飲食行業這一行實屬無他,只要耳聽八方,手足靈敏,工作細緻,對人客有印象。」
料理.台灣 2025/1-2月 第79期
在台灣,很少有作物像芋頭一樣,充滿各種誤解。過去常說「芋仔番薯」,芋頭/地瓜分別指涉外省/本省人,諷刺的是番薯源自秘魯,是飄洋過海來台的外來作物…
料理.台灣 2024/11月 第78期
有聽過紅烏龍茶嗎?這個「有點烏龍有點紅」的茶款,誕生於2008年的台東,是台灣茶累積了百年的製茶工藝後,發展出來的世界獨有茶款…
料理.台灣 2024/ 9月 第77期
雞肉是日本天武天皇於西元675 年頒布「肉食禁止令」時,禁止食用的肉類之一。江戶後期,終於出現以雞肉為食材的「雞鍋」料理。至於以竹籤串起來烤的「燒鳥」,最初作為庶民料理。
料理.台灣 2024/7-8月號
以台中火車站為核心的舊城區,是一個見過世面、深藏故事,包容過冷暖得失,容忍過大起大落的區域。它歷經繁華到沒落,又繼續在時間的推移中,不懼迎向更新的將來。
料理.台灣 2024/5-6月 第75期
鳳梨全年皆有,價格平實,諧音旺來寓意吉祥,甜中帶酸水分足,可鮮吃可加工可入料理,能助攻又不搶戲,一直是台灣餐桌上忠實堅貞的夥伴。
料理.台灣 1-2月號/2024第73期
您知道嗎?飲食也能成為一種藝術,而蔬食飲食習慣與人體健康更是息息相關,對於自然生態的環境,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料理.台灣 7-8月號/2023第70期
台灣原住民種植小米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各部落都擁有各自小米起源神話傳說、祭儀與禁忌,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小米文化與耕作時序。台灣東邊的海岸及中央山脈,氣候濕潤適宜種植小米,部落藉著不斷遷徙並持續燒墾種植小米,以及與其他部族交換分贈小米,逐漸孕育出多樣的小米品系。
料理.台灣 2023/3月 第68期
作為全球最大的家用品零售企業IKEA 宜家,亦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餐廳之一,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環境永續與企業ESG 議題,其餐廳的剩食議題,也成為近年企業關注的重心。
料理.台灣 1-2月號/2023
你知道,在社區的巷子裡,不屬於四大超商、兩大量販的美廉社,正以一步一腳印的姿態,用截然不同的零售策略,搶佔全台灣250 萬消費者的心,美廉社總經理邱光隆說:「我們不急著擴張,只希望照顧好原本的顧客,讓他們在美廉社的線上、線下都能消費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