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2022/5月 第210期
電動機車Gogoro能有媲美燃油車的馬力衝上陽明山,特斯拉(Tesla)標榜500公里不充電的續航力,歐系高級電動車的電源控制器,背後都有高技公司的厚銅PCB(印刷電路板)技術支應。
先探投資週刊 2022/4月 第2191期
特斯拉的創辦人馬斯克向來都是以打破產業舊生態而聞名,從跑在路上的電動車,到飛上太空的SpaceX都是如此,這回他宣布明年量產特斯拉機器人,毫無意外地,也將帶給機器人產業全新的震撼!
理財周刊1118.1119期
未來十年電動車的複合年成長率將高達29%,預計2030年全球電動車年銷售量將高達2530萬輛,疫情過後總銷量預估可回到接近一億台汽車,但是最大的差別是未來汽車將逐漸被新能源車、電動車所取代,3D-AR-HUD將會是每一輛汽車的標準配備。
看雜誌第230期
自從馬斯克 促成「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落成後,特斯拉的製造瓶頸算是疏通了。一直困擾特斯拉電動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公司股價扶搖直上,馬斯克也成了中共的啦啦隊長。中共也真是需要特斯拉到中國建廠,還特別開綠燈,但中共有自己的算盤,利用了特斯拉一把。
經濟日報 20211227
市值接近1兆美元的特斯拉在美國、中國大陸等市場皆靠著政府補助拓展市場,執行長馬斯克卻呼籲所有優惠都應取消,令人不解…
《財訊》648期
十八年前打造特斯拉的團隊,其實是一批與台灣產業關係深厚的矽谷創業家;他們與馬斯克分道揚鑣後,仍靠著台灣供應鏈打造出殺手級的產品,這將是台灣再度連結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大機會。
今周刊第1302期
電動車作業系統已日趨成熟,車商若想擴展市占率,未來決勝關鍵將是軟體,硬體製造則傾向委託代工。因此,當特斯拉不再製造電動車,完全轉包給台商,轉型為純品牌公司,也不用太驚訝。
經濟日報 20211122
現年66歲的廖凱原自稱是散戶投資人,因信任馬斯克,持續加碼特斯拉股票,他自稱已累積價值逾70億美元股票…在美國,他是年營收逾百億美元企業軟體公司SHI創辦人。在中國大陸,他以捐款給頂尖大學聞名…
《財訊》646期
Lucid汽車公司推出第一款豪華電動車,性能超越特斯拉,為電動車發展再創一個里程碑。創辦人與執行長等高層均出身特斯拉的Lucid,將是特斯拉的最大勁敵。
今周刊第1298期
在特斯拉分拆股票後,股價再度突破一千美元大關,全球電動車的趨勢仍不停止。至於台灣的電動車供應鏈,哪些族群比較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