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工作的意義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
狗屁工作的蔓延與膨脹如同病毒,充塞在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沒有什麼比自己的工作從根本上就無用、對這個世界毫無貢獻更讓人沮喪的了。恐怖的是,這是多數人所面臨的命運……敬告全體冗員:廢的不是你,是那些毫無價值的狗屁工作!

以全新的方式運用彈性原則

彈性習慣
想要堅持好習慣,就要讓習慣變得有彈性。根據研究指出,「可達成率」與「行為動力」成正比,越簡單的事,就越能激起行為動力。基於此一概念,蓋斯發起「每天做一下伏地挺身」的挑戰。某天做三十下伏地挺身只是一時興起,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連續做一下就是持之以恆。

只在意數字好壞 你將失去Z世代

Z世代每年花費幾十億美元換取數位和傳統的購買體驗,他們正影響產品與服務必須自我定位,以便和社會理念同步的方式。對企業而言,這種新常態來得正是時候,因為Z世代會看到品牌宣傳社會地位的廣告。他們想看到你願意為了更好的世界而捍衛自身的價值觀。

8 大新人才出列你跟上了嗎?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35期
世界經濟論壇根據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高知特發表的一系列工作報告,勾勒出已經出現的新興行業。不論是年度或季度報告,高知特對「未來職缺」的不變標準是,這些職缺不是少數人才能獲得的高薪職缺,而是只要具備相關學位或經驗就能勝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