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身分地位如此重要?演化帶來的心理遺產

懸殊的貧富差距讓正常社會互動逐漸充滿焦慮感,在之前的章節我們介紹了焦慮感會引發的反應:有的人會被低落的自尊心、自信與抑鬱感束縛;有人會越來越自戀,透過各種自我膨脹的手段,拉抬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地位。不過這兩種反應都是因逐漸擴大的焦慮感而起,人們會自主「開藥」,例如尋求毒品或酒精的協助,也有可能會為了改善自我形象,而淪為消費主義的俘虜。社交生活逐漸變成嚴峻的考驗,彷彿像在表演似的,人們都盡量避免社交接觸,社群生活逐漸萎縮。更關鍵的是,我們都已熟知只要貧富差距越大,這些狀況就會繼續惡化。

對於他人看法的深層焦慮感究竟從何而來?為何他人的評價這麼容易刺傷我們?為什麼某些人會有這些弱點與痛處,導致他們無法正常進行社會接觸?更讓其中少部分人失去行為能力?了解這些弱點的來由,或許有助於消減這些令人生活失衡的負面效應;這麼做不僅能幫助每個個體,更能透過政策改革影響社會。雖然富裕社會特別受社交焦慮摧殘,但從「國王的新衣」這個故事來看,就能看出此現象並非現代世界獨有。最知名的「國王的新衣」版本,收錄於一八三七年問世的安徒生童話,但其歷史可追溯至中世紀時期。這個具有警世意味的寓言故事,探討的是每個人心中的虛榮心與對地位的執著,就連國王這種位高權重的人,也因為怕被別人誤以為是傻蛋,被這兩個內在因素給耍得團團轉。當小男孩將真相脫口而出,國王還是寧願假裝自己有穿衣服、繼續遊行;為了逃避被他人當成傻子所衍生的羞愧感,他就裝出一副傻子的模樣。

金字塔頂端的國王被羞辱的故事,大家都讀得津津有味,不過這個童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知名度,甚至被轉譯為數十種語言、在不同文化中也有相對應的版本,是因為故事中的國王反映出我們都會碰到的狀況:困窘,以及對困窘感的強烈反彈。很多人曾夢過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赤裸身軀,這個故事簡直就是夢境的翻版。而在夢境中,最常見的情節就是我們希望沒人發現自己裸體,能躲過暴露真面目的羞愧感。我們總是害怕自己想經營完美形象的意圖被識破,因此這種夢境就反映出我們的恐懼與焦慮。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裡探討此類夢境時,想法令人出乎意料地天真:他認為這種夢是因為棉被或枕頭在睡覺時滑落所致,也有可能是腦中出現嬰兒時期裸體的記憶。佛洛伊德的自我呈現,準確符合他所屬的階級與時代,因此每回探討與階級和地位相關的心理學時,他的觀點都相當狹隘。美國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湯瑪斯‧謝夫(Thomas Scheff),將羞愧形容為「原始社交情緒」。

他在羞愧這個大分類底下,又列出幾種常見的自我意識過剩情緒,這些次分類從自豪排列到羞愧,其中包含難堪、丟臉、害羞、尷尬、自慚形穢與自卑感。無論他人是否真的對我們帶有負面評價,只要有害怕負面評價的心態,心中就會產生羞愧。他指出人類為了避免被拒絕,隨時都會控制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行為舉止。謝夫也在第一章開頭引用早期美國社會學權威顧里的話,顧里曾說:「我們在無意識中產生的自我評價,會讓我們感到自豪或羞愧,但更具影響的是他人對於我們形象的評價。我們心中會有一套想像,這個因素的影響力更大。」


我們密切觀察他人對自己的反應,深怕任何負面評價會讓自己被拒絕、排擠。收入、社會地位等外顯因素,會讓我們擔心他人對自己的評語,讓我們感到難堪或羞愧;但美貌、知識、迷人程度、智商、能力,這些要素其實也影響甚巨。我們會在從正面到負面、美麗到醜陋、聰明到愚笨等向度中替他人定位,簡言之,我們會綜合以上因素,來判斷一個人的優劣,每個人都會獲得不同的評價。社會地位以及我們被喜歡或被討厭的原因,各項因素就這樣互相糾結。

我們因為意識到這些評價的影響力,因此更害怕自己無法在評價中獲得高分,在他人心中留下負面印象。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無法完全地感受他人評價對我們的重要度。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參考顧里的建議,想想如果今天做錯事或出糗,身旁的人立刻變得冷酷、輕視,不像以前那樣親切、懷抱敬意,你會有什麼感受?

雖然顧里清楚點出他人態度的轉折,能讓大家意識到這些評價因素的重要,但他並未深入討論那些尚未被徹底排擠、但長期都處在這種壓力下的人,內心有多痛苦。這些人具備的外顯成功象徵不多,因此無法從他人身上獲得尊重;他們被拒絕的經驗,或許比被認可的次數還多。

湯瑪斯‧謝夫跟優秀的前輩社會學家一樣(包含顧里、愛里亞思[Norbert Elias])、高夫曼[Erving Goffman]、林德[Robert Lynd]、路易斯[Helen Lewis]與桑內特[Richard Sennett]),他認為從他人的角度來感知自我行為,其實是社會互動中非常基本、再正常不過的要素;除了某些特別尷尬或難堪的時刻,我們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進行的事,就像魚不會意識到自己在水裡游是一樣的道理。換言之,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社會媒介。路易斯是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與精神分析師,她最備受讚譽的學術成就,是率先辨識出潛在難堪感的連續行為(或是可預測出難堪感的行為特徵),並證實這些行為特徵幾乎存在於所有類型的對話中,這項發現並引起科學界的關注與討論。

她辛苦地逐字瀏覽上百份精神分析談話紀錄的逐字稿,發現其中使用了許多顯示內心潛藏羞愧感的詞語,談話過程中也頻繁出現尷尬、自我意識過剩以及難堪的跡象,例如不自在的笑聲、中斷、口吃、轉變的態度和語調,還有說話音量過小等。路易斯證實了其他學者的臆測,她的研究也迅速為學界所用。

這種現象被點破後,大家就能清楚發現在尷尬或生硬的談話中,我們有多容易被脆弱與難堪感所影響。顧里將藉由他者之眼來感受自我的行為稱作「鏡中自我」。但為什麼鏡中自我對大家來說這麼不可或缺?為何我們總渴望他人給予正面評價,害怕被當成怪咖或笨蛋,讓人感到自己格格不入、低人一等呢?

 

閱讀完整內容

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

本文摘錄自‎

收入不平等:為何他人過得越好,我們越焦慮?

理查威金森、凱特皮凱特

由 時報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