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4/3月 第1896期
甫於三月十一日閉幕的中國兩會,今年開出的經濟目標是經濟成長率五%、通膨率三%,對面臨通縮壓力的中國而言,其實極具挑戰性。
商業周刊 2023/9月 第1870期
走進中國電動車品牌蔚來的銷售門市,展示車內部配置足以媲美售價四、五百萬元的賓士S系列或BMW 7系列,然而,這款車售價折合新台幣僅約220萬元。這是中國電動車競爭的縮影:媲美雙B的內裝,卻賣Toyota的價格。
商業周刊 2023/3月 第1845期
中國從外交戰狼,轉行當國際喜鵲了嗎?長年世仇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在中國斡旋下復交,震驚世界。緊接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又訪俄見俄國總統普欽,也傳出將首次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引來外界解讀是中國終於要出手調停俄烏戰爭。
看雜誌 2022/12月 第240期
先探投資週刊 2022/5月 第2196期
上海與長春兩的汽車生產量,就占了全中國逾五分之一的比重;而中國政府堅持動態清零,於是對當地汽車產業的運作造成極大傷害。
新新聞1818期
儘管中國官方與民間都不惜血本,但是打造晶片製造產業鏈是一項極為艱鉅的工程,不藉助外國(美國、日本、台灣、歐洲)的先進技術、元件與設備更是不可能的任務;今日除了中國,也沒有任何國家做這種嘗試。
看雜誌第230期
自從馬斯克 促成「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落成後,特斯拉的製造瓶頸算是疏通了。一直困擾特斯拉電動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公司股價扶搖直上,馬斯克也成了中共的啦啦隊長。中共也真是需要特斯拉到中國建廠,還特別開綠燈,但中共有自己的算盤,利用了特斯拉一把。
今周刊第1297期
中國正處於缺電危機中,除了經濟成長受限,隨著冬天供暖季節來臨,各電廠煤炭庫存水位仍低,經濟問題可能演變為民生危機,成為棘手難題。
Smart智富278期
中國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經濟體,且與台灣關係密切,故其一舉一動,都會為台灣帶來深遠的影響。
商業周刊第1768期
一場以綠色為名的風暴,正席捲中國台商,與成千上萬的本資、外資製造業者。九月二十六日一早,許多在蘇州、昆山地區的台商都突然接到中國政府一紙公文,載明將限制供電,要求廠商當天中午十二點開始,得立即停工四天至九月三十日。當地台商耳語著,此決策下得非常倉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