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3/9月 第1870期
日本男籃國家代表隊,等了近半世紀,才再度靠著戰績自行在資格賽中脫穎而出,取得亞洲第一席次,拿下二○二四年巴黎奧運的門票,寫下歷史。這並不是該隊總教練湯姆.霍瓦斯一次為日本締造奇蹟。
商業周刊 2023/9月 第1870期
走進中國電動車品牌蔚來的銷售門市,展示車內部配置足以媲美售價四、五百萬元的賓士S系列或BMW 7系列,然而,這款車售價折合新台幣僅約220萬元。這是中國電動車競爭的縮影:媲美雙B的內裝,卻賣Toyota的價格。
商業周刊 2023/9月 第1869期
眼看momo大軍壓境,統一集團除了拿出十億元資金重新整頓博客來,還打算如何應戰?
商業周刊 2023/9月 第1869期
十三年前,年僅十六歲的黑嘉嘉,和隊伍一起參與亞運史上第一次圍棋賽拿下銅牌,打響名號;今年圍棋再度成為亞運賽事項目,她將再出賽,在九月迎來生涯的亞運最終戰。
商業周刊 2023/9月 第1868期
如果你是街口或全支付用戶,預計今年十月起,去日本只要看到商家標示著大紅色的「PayPay」QRcode,就可以拿出手機,一掃結帳。
商業周刊 2023/9月 第1868期
泰國新製造興起,帶來骨牌效應,包括資金、技術、人才都往這裡靠攏。它也成為台灣年輕人至東協留學的優先選擇。根據教育部學海計畫人數統計,2018年到2022年,台灣大專院校學生接受補助前往泰國研修或實習人數最多,逼近一千三百位,是最受歡迎的新南向國家。
商業周刊 2023/8月 第1867期
在檳城機場周遭的峇六拜工業區,日月光馬來西亞廠的兩期新廠於去年底正式動工,預期五年內總投資額近新台幣一百億元。因為馬來西亞廠的戰略意義,在這個去年全球年營收超過六千七百億元的全球封測龍頭集團中,正在改變。
商業周刊 2023/8月 第1867期
回顧年初,市場主流看法是美國將衰退,如今數據耀眼,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華爾街業者已放棄衰退論。高盛前執行長布蘭克費恩,將美國的好景氣,稱為「金髮女郎經濟」。
商業周刊 2023/8月 第1866期
面對以蜜雪冰城為首的中國珍奶不斷進逼,台灣業者開始紛紛朝美國邁進。我們不妨看看在美國市占率第一的台灣手搖飲品牌歇腳亭,是如何在當地稱霸?連台積電設廠的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也主動向歇腳亭提出優惠條件,希望它能就近設點。
商業周刊 2023/8月 第1866期
牙醫師陳俊志帶領尼布恩合唱團以及寶來國中合唱團,在韓國舉辦的世界合唱大賽奪下兩面金牌,這趟旅程全靠募款成行,返台後,他舉辦感恩音樂會。但卡努颱風過境帶來豪雨,將高雄桃源區的明霸克露鋼便橋沖倒傾斜,橋斷了、村落變成孤島,有些家長因此無法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