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2025/5月 第467期
AI變得更聰明,也更懂你!它接下人際互動的任務,能在線上傾聽煩惱,並在線下回應需求,完全填補人力與情感的空白。因此,與人的距離也愈來愈近。這,是好事嗎?
Shopping Design 2025/4月號
常常感到眼皮重重的、怎麼睡都睡不飽;或者疲倦、消化不良嗎?自我覺察是一段沈浸式的練習,透過體察身體或心理的些微警訊,理解自己的壓力與焦慮是否已經超過負載…
張老師月刊 2025/3月 第567期
心理諮商通常給人專業且深入的印象,但有些議題須花較長時間探索,反而會讓人感到壓力。但星座解讀顯得簡單又親民,讓人們在進行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可以有著更為舒緩的情緒,得以進一步認識自己。
媽媽寶寶 2024/8月 第450期
「鬼壓床」,是大家時常聽到的恐怖故事,一旦發生便全身無法動彈,總是令人感到無比驚慌。不過,在科學的理論上,鬼壓床的發生其實與睡眠息息相關。
康健雜誌 2024/6月 第305期
平均10人有1人罹病,憂鬱症已成世紀大疾,你對它了解多少?憂鬱症只是心情不好?得憂鬱症的人是無病呻吟?治憂鬱症的藥吃了會上癮、會變笨?
ELLE 12月號/2022 第375期
繼肉體勞動、頭腦勞動之後的第三勞動就是「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相對於肉體勞動和頭腦勞動,外人很難瞭解情緒勞動有多辛苦,但其實在職場和私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疙瘩」,都有可能是情緒壓榨⋯⋯
今周刊 2022/11月 第1350期
面對職場憂鬱,企業該採取哪些協助方案?你我又該如何和憂鬱症同事相處?當憂鬱症新警報來襲,這是一堂企業和每個員工都必學的職場心理健康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