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6期
當疫情讓全球供應鏈破碎化,人口少、市場小的台灣是否將更不受國際企業重視?那可不一定,就有一家出身歐盟國家的自行車新創品牌,反過來善用台灣優勢, 從傳統自行車, 轉型升級到高人氣電動自行車,去年銷量成長逾三○○%。
遠見雜誌 2022/4月 第430期
何時開放國門?開多快?」是過去一個月來,指揮中心記者會最常聽見的疑問之一,在防疫保護傘下,「正常」的經濟活動何時才能恢復,成為眾所期待,但關鍵的第三劑接種率與2.5萬劑口服新藥,現階段仍嫌不足。
遠見雜誌 2022/4月 第430期
未來十年內,台灣各個領域的各家企業,將會面對三大「永續強制法規」的倒數計時緊箍咒。為了備戰全球淨零碳排賽局,愈來愈多跨國企業增設「永續長」一職,統籌相關事務,希望趁早卡位綠色供應鏈。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22/4月 第590期
受益於疫情的社交禁令,居家時間增長,以聲音為主的新媒體活動來勢洶洶,荷蘭聲音經濟發展方興未艾,Podcast聽眾人數增長,市場攀升,不僅帶動經濟效益,也為相關設備廠商開啟商機。
先探投資週刊 2022/4月 第2190期
政府推動2050淨零碳排的政策,其中能源以及運輸的轉型,更是兩個最重中之重的指標項目,有了政府政策撐腰,相關的概念股肯定不會寂寞!
Money錢 2022/4月第175期
全球各大手機廠牌競相推出摺疊智慧手機,出貨量直線向上攀升,台灣相關供應鏈也得漁翁之利,其中如軸承大廠兆利,便受惠於華為新機拉貨效應,未來成長極具想像空間。
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5期
超級弱日圓來了!
三月中,美國聯準會宣布啟動升息、開始執行貨幣緊縮政策,但才過半個月內,日本銀行反倒要開始進行無限量購債,繼續對市場釋出資金活水,此消息一出,日圓一度在盤中貶破一美元兌一百二十五日圓,寫下逾六年來的最低水位。
商業周刊 2022/4月 第1795期
每個月付一筆錢「 租」iPhone,你願意嗎?
彭博報導, 蘋果(Apple)最快於今年底推「iPhone訂閱制」。就像每個月付費看Netflix一樣,蘋果訂閱制的客戶如果想要持續用iPhone,得逐月付費。
今周刊 2022/4月 第1320期
近期房地產討論焦點是,政府最快今年七月可能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引發市場「解約潮」、「下車潮」,交易怪象頻傳。
先探投資週刊 2022/3月 第2188期
三月份上市櫃公司董事會過後,減資、增資各項議案紛紛被端上檯面,從產業、財務兩大方向,輕鬆看懂增減資背後意義,並抓住狂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