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執行庫藏股,向來是支撐美股多頭的重要推力!就拿實際的數字來看,二一年隨著疫情高峰過去、經濟重啟,美企實行庫藏股浪潮再起,儘管美國民主黨議員提議對企業的庫藏股計畫課徵二%的稅,依舊檔不住滿手現金的美企大舉買回自家公司股票。以美股標普五○○成分股企業的庫藏股規模來看,已連續六季增加,雖然最終數字還沒結算,但是去年毫無疑問可以創下庫藏執行的新高紀錄;且這股動能也續旺到今年,根據高盛數據顯示,標普五○○企業在今年前二月發布買回自家股票規模達二三八○億美元,創下歷年來同期最高外,推估今年全年有機會再改寫新猷、站上一兆美元大關。

拉升淨值、獲利指標 掀起減資潮
而美企實施庫藏股,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台股的「減資」。每年三、四月,適逢上市櫃公司召開董事會的旺季,除了董監改選及高殖利率行情外,公司釋出的增資與減資消息,亦是股價聞風起舞的關鍵;近期台股似乎掀起一股減資潮,不少公司相繼宣布實施減資,包括貨櫃三雄的長榮(2603)、被動元件一哥的國巨(2327),以及凱美(2375)、同欣電(6271)、金像電(2368)、長興(1717)等皆陸續公告減資消息。

▲長榮、國巨在內等業界大咖陸續宣布減資
國巨這回又將減資二○%,減資金額約為新台幣十.八億元,消除股數一.○八億股,資本額將從五五億元降至四三.二億元,等於是今年換股合併奇力新所造成的股本膨脹,也將不會影響未來EPS表現,預計減資後每股將退還股東兩元,若加上配息的十元,合計每股可拿回十二元。法人認為,儘管減資消息影響股價短線走跌,但國巨經過多年來的瘦身,如今不只資本額輕盈,集團規模也不斷擴大,近五年已累計大賺超過八○○億元,獲利表現亮眼,在需求成長之下,仍看好公司長線營運保持向上趨勢,並預期減資後可望帶動明年EPS挑戰六○元關卡。

更值得一提的是長榮,近日因宣布減資六成震撼市場,雖然各方利多、利空揣測解讀大不相同,導致股價重挫,不過若單純從財務面來看,長榮減資後資本額將大幅縮減,一口氣從五二九億元變為二二一.六四億元,最顯著的就是大幅推升今年的EPS突破一一三元,甚至上看一五○元,這可能是傳產股史上最亮麗的本業EPS數字。
當然短線因為航運股漲多,加上近期現貨運價因為淡季效應而出現緩跌,這都讓長榮股價少了先前的航海王架勢,不過市場高手也認為,如果來比較全球貨櫃航運的同業評價,長榮的本益比低、殖利率也毫不輸人,現在這個價格真的算是委屈,只要進入第二季全球運價回升,營收、財報陸續公告作為支撐,長榮熬過這一兩個月的調整期後,肯定又會虎虎生風。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