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台灣大學生過半有「媽寶症」?

世代新危機 超載的教養


最新調查 外籍大學生看台灣同學過半有媽寶症

原來,在外籍大學生的眼中,台灣同學的「媽寶指數」明顯偏高。媽寶,來自於父母的過度保護、過度期待,來自一種超載的教養。這樣的失控關愛,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創造力,也讓競爭力因此弱化。在專家眼中,這甚至已是台灣的一項國安問題。

地點:台大;時間:上午七點多。北一女、台大畢業,五年級前段班的家庭主婦林正安(化名),二十年前為了孩子放棄職場,而今女兒已讀大三,她仍把女兒當小學生照顧,每天固定從台北內湖住家送女兒到台大上課。稍早,女兒就讀北一女中時,她更是每天早上做便當,中午親自送到學校。

南下來到新竹交通大學。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為交大校長的張懋中表示,開學時遇到學生家長,他們所問的第一句話,不是學校特色發展,而是擔心:「睡在宿舍的上鋪床,學生會不會掉下來︙︙」;甚至每年都有母親到學生宿舍擦地板,埋怨學校怎麼沒幫忙打掃,令他嘖嘖稱奇。

這僅是「媽寶家長現形記」的一小部分。在大學開學日召開的一場場家長說明會,上演更多這樣的場景,家長憂心:「宿舍何時要裝冷氣機?」、「孩子在校交通安全嗎?」、「能不能關掉宿舍網路?」、「成績不要打太低,以免我的孩子受挫。」

曾擔任新北市永平中學家長會副會長的王健行表示,兒子現於高雄讀大學,他去家長說明會上了解學校未來發展方向,但在現場卻聽到有許多家長問:「怎麼洗衣服?」等生活教育問題。他搖搖頭地說:「這不應該是家庭教育嗎?怎麼搬到學校了呢?」

開學後,家長保護手段更上一層。

「有學生出國旅行日期,剛好遇到期末考,媽媽打電話詢問,能不能提前期末考。」

「選課、成績單、獎學金、宿舍申請等行政事務,都有家長出面和學校溝通。」

「有人當了班級幹部,卻不會訂購教科書,要求老師幫忙訂。」

「家長打電話來說,小孩因為交不到朋友不想上學,請學校想辦法。」

「小孩被退學,家長會到學校爭論,為什麼他們事先都不知道小孩成績這麼差?學校沒有善盡預先告知的責任。( 學校會寄成績單, 但地址是學生填寫)」

「有家長要求宿舍進出要刷卡,請學校每天把刷卡紀錄傳給家長。」

記者走訪全台的北中南多所大學,上述種種行為的形容,都是現場教學老師和行政人員的觀察。

年滿十八歲的大學生,已經成年了,卻依然像滯留在學齡前的孩童,凡事需要父母協助處理,或者掃除成長路上眼前的種種障礙,才能順利前進。這群彷彿尚未斷奶的成年人,被俗稱為「媽寶」。

直升機、割草機父母盤旋子女身邊、碾除身邊障礙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定義:「媽寶」指的是欠缺獨立思考,無自信、無主見、無責任感,以父母為擋箭牌,依賴父母做決定;更甚者,生活起居都需由父母照料打理,成年後生活費亦需要由父母提供。

與「媽寶父母」類似的是「直升機父母」。最早出現在一九六九年《父母和青少年》(Between Parent and Teenager)暢銷書中,一名青少年抱怨:「媽媽像直升機一樣,在我身邊盤旋」;一九九○年代,美國學者則創造了「直升機教養」(helicopter parenting)一詞。

相較以往, 進階版更被稱之為「割草機父母」(lawnmower parents),指父母隨時趕在孩子前面,幫助孩子清掃人生成長道路上所有障礙,監控或為孩子制定過多計畫、不讓孩子自己面對問題,最終可能導致不良後果。

一位國立師範體系大學教育系教授指出:「直升機父母會造成媽寶,而割草機父母則可能教出憤青或宅男,因為這群父母的權威感更明顯,往往孩子出事,父母直覺地認為:我的孩子沒問題,是其他人有問題。」

國外學者也持相同觀點。猶他州立大學教授、《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兒童的人類學》作者蘭西(David Lancy)指出,「媽寶」是當代青年的一種病態,是人類社會的流行病之一。這種「病」,是由於父母太過擔心孩子,孩子卻沒有機會為自己擔心,以致情緒與心理發展不完全。

而在台灣,這種病,顯然正在快速蔓延。除了大學開學現場總能見到諸多荒謬之外,如果探究「在台灣的外籍學生,如何看台灣年輕人」,恐怕你對「媽寶病」的流行程度,會更加有感。

逾半歐美外籍大學生認為台灣同學「媽寶指數」偏高

根據本刊針對大學院校的外籍生,進行「台灣學生競爭力」的問卷調查顯示,高達六八%的歐美外籍生同意,和他們在本國的同儕相比,台灣學生的父母「過度保護他們的孩子」,而中國以外的亞洲學生(包含港、澳)同意者亦達五六%,陸生認同比率則為二二%。

此外,有近七六%的歐美受訪外籍學生同意,與故鄉同儕相比,台灣學生做決定時,更仰賴父母意見,亞洲及港澳學生亦有逾五成同意。看數字,歐美及陸生以外的亞洲各國在台學生,顯然認為台灣同學的「媽寶指數」偏高。至於陸生,專家解讀,由於大陸過去實行一胎化,陸生恐怕也有媽寶現象,所以不覺得台灣學生比陸生更媽寶。但即使如此,在台陸生或許因為企圖心普遍較強,認為台灣同學對未來規畫的想法並不明確。

媽寶指數偏高,有其大環境因素。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彭懷真從社會變遷觀察,家長面貌從戰後嬰兒潮前後期、X世代、Y世代到千禧世代父母,一下子跨越了五個世代,「過去一個家庭生五個,現在平均僅約一.一個,父母教養方式也隨之有所不同。」他分析,相較於過去放牧式教養,現在家中僅有一個寶,當然集寵愛於一身。

人口結構影響之外,東方社會家長往往將孩子當作「自有資產」的慣性文化,也是一個問題。黎巴嫩詩人、《先知》一書作者紀伯倫(Kahlil Gibran)曾提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反思東方父母,卻是「把子女當成父母成就的指標,把學歷當成子女成就的指標。」知名評論家范疇如此指出。於是,一條永遠剪不斷「期待」的「臍帶」,讓怪象更為加劇。

讓孩子去選擇,給自己能給的資源,兩個兒子即使已長大,每天依然會與父母擁抱道晚安。

教養就像放風箏

郭學政(左)和高淑涓與多數中產階級家庭一樣,經過許多相處才體會教養就像放風箏,要緊也要適時鬆手才飛得高。

教育體系競爭M型化文憑主義掛帥、把孩子當資產

從這條「臍帶」延伸,從未消失的文憑主義,也是打造媽寶家長的魔手。儘管教改提出超過二十年,十二年國教也已逐漸上路,但孩子的升學壓力並沒有隨之減少。彭懷真直言:「教育體系的變化,更出現M型化爭奪戰;競爭的不是『有沒有』,而是要上排名一%的學校。」這種心態,貼合著「割草機父母」的定義,衍生出為子女排除眼前障礙的教養行為。

至於「把孩子當成自有資產」的問題,則是容易引發父母對「資產」的焦慮感,而焦慮,則讓父母把繩子拉得更緊。原本,高淑涓和孩子的關係,就是沉陷在這樣的惡性循環裡。


「曾經錯過才修正。」聯安診所前主管、現為富樂診所行政副院長的高淑涓承認,好不容易受孕有了大兒子,在孩子讀幼兒園時,曾七天讓孩子上鋼琴、創意數學、雲門律動等八種課,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歡,就帶他去。搞到最後,兩人都生氣,孩子累翻,高淑涓則是氣不過地說:「媽媽對你這麼好,還不好好學!」

斷捨離第一步:放手孩子不需要「設定目的地」的愛

愛,在埋怨中慢慢化為嚴厲。

一度,她還將孩子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以致孩子對她說:「跟妳討論根本沒用,因為妳已經決定了!」談及過往,她不禁哽咽地說:「父母都是貪心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他好,好了一步,又希望下一步更好。」這種永遠沒完沒了的愛,讓原本的美意失去了初衷。

「不想再逃避!我已經盡力了!我覺醒到:孩子只是藉由妳來到這個世界。」高淑涓與先生、現為公關公司總經理的郭學政回憶,在親子關係走到極致處,夫妻倆終於跳脫了既定的思惟,他們選擇放手,走上「教養斷捨離」的第一步。

高淑涓用最具體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最大改變:「在孩子一歲到六歲時,我買了很多教養書,多是《教出XX小孩》之類的書名;現在,還是繼續買書,但書名多半是《孩子不壞︙︙》、《孩子教我︙︙》、《謝謝我的小孩……》之類的書籍。」

反過來說,孩子成了父母的「老師」,意外地讓她在職場中互動也得到改變。「教養過程中發現,血緣至親都無法改變他們,更何況職場中的同事,也讓我更柔軟、放鬆。」高淑涓自剖。

郭學政補充:「孩子長大了,父母心態也要調整。愛為什麼會產生衝突? 愛是不能帶著期待而來的!」學會放手之後,「雖然孩子在體制內功課不是最好,但至少是心理素質好、態度好和抗壓性好的孩子。」郭學政傳達了學校教師和外人給予的肯定。

兩個兒子,一個大學、一個高中,至今每天睡覺前還會與父母擁抱。郭學政自嘲地說:「當我嫌小孩太吵時,他們還對我說:『你們要好好珍惜現在,以後我(離家、結婚、生子)就不跟你們說話了。』」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一書就指出:「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設定目的地』的愛,而是『安心探索的童年』。」讓孩子安心探索,需要父母放手,但也仰賴父母設定框架。而這框架,就是人格,這才是一樁需要父母著力、為孩子從小打底的工程。

從小塑造「人格框架」遇困難不逃避,願意傾聽對話

五年級中段班的林佩祺(化名),北一女、台大畢業到美國留學,回國後在外商公司工作,小孩在台北市美國學校就讀。「我生長在台灣競爭主義時代,不希望孩子只在讀書中度過。你說我會不會焦慮?還是會,對他們未來發展的焦慮,但我只能在旁當他們的後盾,而不是Monitor(監視器)。」

相對來說,人格教育才是她在意的。她指出,從孩子四歲入學,台北市美國學校就強調誠實、尊重、責任、仁慈、勇氣等五項人格教育,每年開學,要父母和孩子看完這五大信條的說明後,簽名繳回,還貼在聯絡簿上,每天看一次。

台北市美國學校也將格言化成生活行動,每年有一個固定主題,配合一個活動,還有相對應的主題曲,「一路教到大。」她透露,學校還會特別針對五項人格教育觀念開說明會,指出這不全然是學校責任,而是學校和家長雙方責任。

「運用到家中,兄弟吵架,我就拿出五項人格教育;或孩子在學校面對語言霸凌時,鼓勵學生要指出來,這就是責任感的身體力行。」林佩祺的教養方式是:「從小把孩子當大人看待。」她強調,這樣孩子長大後,遇到困難不是逃避,而是願意跟父母對話與傾聽。

逃避問題、不願對話、不能傾聽,的確是人格養成失靈的後遺症。一個周末午後,台中市北區漢口路四段一棟大樓擠進約四十位親子,有人從苗栗南下,有人從高雄北上,為的就是參加卡內基青少年班的結業式,現場七成學生都由父母們陪伴而來。

台教育著重書本考試國外鼓勵探索、走出原生家庭

卡內基訓練行銷總監孫彬啟分析,會讓孩子來上課程的父母,最擔心的問題不外乎:孩子很內向(表達能力不大方)、自我管理不佳(生活一團亂)、不善人際關係(遭霸凌)等相關問題。

教養方式的差別,也成了孩子未來能否適應環境、為自己負責的關鍵。一位國內第一志願大學女研究生赴美國紐約工作,認識了一位十五歲就立志當廚師的男孩。兩人聊到彼此興趣與強項,台灣女孩回答:「我會讀書」,男孩則說:「 我會煮飯、滑雪︙︙。」東方世界強調考試訓練與書本智慧的左腦教育,養出許多過著「集點人生」、按表操課的孩子,國外則是鼓勵早日走出原生家庭,自我探索生命。

既要放手, 又要在孩子放膽探索的過程中養成健康人格,那麼,父母的角色就是「陪伴者」。

曾是新北市永平中學家長副會長,爺爺是雲林佃農,在菜市場長大、現為巧活食品科技總經理的王健行,育有兩個孩子,一個就讀高雄科技大學二年級、一個念的是私立南山高中二年級。在孩子還小時,別人是媽媽到學校,他則當了一年的國小晨讀父親,國中時加入家長協會…。種種作法,是為了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

陪伴可累積基樁

開朗的王健行(右)和靦腆的兒子個性大相逕庭。對創業的王健行來說,陪伴是奢侈的,但從兒子國小時,就硬擠出時間當晨讀爸爸。

與兒子同玩線上遊戲藉由陪伴對戰、打入內心世界

例如,孩子與同學間流行打線上遊戲《英雄聯盟》,他硬擠出時間來陪打。但因熟悉度不夠,開打時被兒子的同學嘲笑:「那是誰?怎麼動作這麼慢?」兒子回覆同學:「那是我爸!」同學們全都嚇一跳。兒子還被同學嘲笑而生氣,但王健行回應:「你幾歲?我幾歲?應該是教我,不是罵我。」在陪伴的脣槍舌戰中,也累積了彼此親密關係的資本。

「台灣以升學為重,但孩子早晚會離開你,讀書和親子關係維繫是天秤上的兩端,不想讓親子關係斷了,再忙也要投入時間。」念大學的兒子近來思考生死問題,有一天半夜兩點,突然大哭打電話回家,他立即從台北開車到高雄陪他三天。「平常沒事,一有事馬上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後盾。」王健行解釋。親子關係建立是涓滴而成,有了大水庫,關係僵持時,才不至於竭澤而漁。

最後,當你在愛護孩子時,也要多愛自己一點。在任職品管主管的林美玲家中,父親是「爸寶家長」,為了怕孩子尿床,寧願熬夜抱孩子上完洗手間才睡覺;只要孩子提得出來的物質條件都願意給,但自己生活費一個月不到三千元。相對的,林美玲則是對孩子嚴格管教的「虎媽」。

「國小時,我若考九十分(指沒拿滿分),走路回家都一格一格的算,就是不敢踏入家門。」二女兒鄭欣慈透露,從小在媽媽管教下,甚至不敢跟媽媽說話;坐在眼前的林美玲則無奈地說:「主要來自家族的比較壓力,將來是妳的,我沒有辦法幫妳讀,但我相信三歲定終身,所以小時候的嚴格,是把基礎打好。」

但隨後她自我反省,「把最好的都給小孩,是不是造成孩子的無能?」她開始反思且與女兒對話,一點一滴累積下,女兒逐漸釋懷,在孩子上大學後找回愛自己的動力,甚至對先生說:「我們重談戀愛吧!」

當父母將精力放在「從己身所出」的孩子身上時,是否也該想想「我們是在幫助孩子進入人生,還是變成保護他們遠離人生?」任職史丹佛大學新生主任約十年的李斯寇特(Julie Lythcott)提出質疑,也給出解方:「父母要認真生活,才會成為孩子仰望學習的身影,帶給他們最大的助益。」

海豚教養旨在「引導」鼓勵代替指示、強調社會連結

這與《哈佛媽媽的海豚教養法》一書作者、醫學博士席米.康(Shimi K.Kang)所提出的主張不謀而合。「海豚的大腦體積容量是黑猩猩的四倍,擁有與人類匹敵的智慧。海豚教養法的重點為引導而非命令,以鼓勵代替指示,並且重視身教。海豚的生活方式強調遊戲、探索、社會連結、利他精神、貢獻以及家庭與社群價值的重要性。這些當然也是人類教養的自然特質。」她強調。(父母類型測驗見下面量表)

放手,對絕大多數的父母而言,絕非易事;但及早拿捏「放手」與「不鬆手」之間的藝術,讓孩子在正確價值觀所框架出的沙盒裡盡情探索,才能讓孩子更從容、也更勇敢的面對未來…閱讀完整內容


愛的拿捏是關鍵

在家族壓力之下,林美玲(左)曾是虎媽,卻發現嚴厲讓愛不見了,孩子上大學後,決定讓她探索自我,且多愛自己一點。

今周刊1122期

本文摘錄自‎

世代新危機 超載的教養

今周刊

2018/6月號第11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