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年讀700本閱讀技巧大公開

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


文/印南敦史

慢讀者唯一共通的主觀意識


●究竟「熟讀」了多少?


我屬於閱讀速度緩慢的人。就算特別加以留意,有時仍會不自覺地一再回頭重讀相同字句,或是望著書發呆,完全無法將書中內容塞進腦袋。水前寺清子女士(日本知名演歌歌手)早期的暢銷金曲「三百六十五步進行曲」中,有句歌詞為「進三步,退兩步」,完全就是這種感覺……


不開玩笑,我甚至曾煩惱於「自己的腦袋是不是有問題啊……?」不過就在忙東忙西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快速閱讀的技巧。以目前的我來說,一本撰寫書評用的書,平均約二十到三十分鐘看完,接著再花大約六十分鐘完成書評。在此想先請教一下,大家閱讀書籍時,通常會「深入」到什麼程度?


一旦打算熟讀,就會變成極度「慢讀」的我,實在非常羨慕那些能一邊維持定速,一邊熟讀的人。雖然過去我也曾為了提高熟讀的精確度,而反覆努力了一段期間,不過技巧卻毫無提升。如此一來,自然漸漸產生「自己肯定能力不足」的心態。雖然我熱愛閱讀,但對我而言,面對書籍也是一種深切體認自身缺點的動作。


然而,自從我試著展開日讀一書並撰寫書評的生活後,我的閱讀方式慢慢有所變化。尤其是如果還一直嘀咕「沒看仔細一點的話……」,將會來不急交稿。由於網站編輯正等著準備隔天刊登的稿件,因此必須配合網站作業的步調翻閱書籍。


●就算讀得再仔細,「會忘的」還是會忘


此外,自從開始撰寫書評後,我察覺到一個很現實的狀況,那就是「即使讀得再熟,實際上仍以忘記的部分較多」。閱讀速度和理解程度‧記憶,根本完全不成比例。換言之,所謂「既然要撰寫書評,就得讀得又慢又仔細……」,簡直是天大的誤解,而且就算讀得又慢又仔細,也未必能把內容更徹底地塞進腦袋。 這是相當基本的要點。


由於世上還是有人具備極其罕見的理解力‧記憶力,或許這類的人僅僅熟讀一次,便能擁有深刻的閱讀體會。然而,大部分的人應該無法僅閱讀一次,就將書中內容一字不漏地輸入腦中→熟記。話雖如此,大家也無須因此感到洩氣。所謂「無法塞進腦袋的部分較多」,若以反向思考,正意味著「對自己而言相對重要的部分,全都凝縮於沒有淡忘的記憶中」。


要是腦袋的角落殘留著「什麼」,那麼可以說,至少這個部分對自己來說實屬必要。得自於那本書的核心價值全都在此,而看完整本書的意義,就是為了邂逅這個段落——我相信即使這麼說也毫無問題。

從「百分百複寫」變成「邂逅百分之一」


●閱讀「那一本書」就是為了邂逅「那一句話」


「所謂書籍,就是忠實重現『作者腦內的思想』。」


「所謂閱讀,就是將書中內容忠實複印於自己腦中。」


只要被上述思維束縛,就會一再堅持所謂閱讀就是「熟記書中內容的行為‧不忘書中內容的行為」吧。結果,大部分的人便會一邊深感壓力,一邊拚命將書中內容塞進腦袋裡。而且(相當可惜的是)原本「打算」熟讀牢記的部分,多半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並在極短的時間內),漸漸由記憶中消失。而最終的結論,就是沒有任何事比「以全數灌注腦中為前提的閱讀」還要白費力氣。


請大家試著回想自己的閱讀體會。所謂「太令人感動了!」或「受到的影響太大了!」的書籍當中,是否至少存在一頁「記憶相當深刻的部分」?事實上有記憶的部分頂多只是一兩個句子,或是「想不大起來書中寫了什麼,只記得『這的確是本很棒的書』」,不是嗎?相信各位由此已經了解,閱讀真正的價值,並不在於「百分百複寫」書中內容,而是能感受個中價值的「邂逅百分之一」。


●並非「閱讀速度緩慢」,而是受「熟讀魔咒」干擾


這就是本書基本的「閱讀思維」。其實對於習慣大量閱讀的人而言,他們應該認為這種思維十分理所當然。希望自認屬於「慢讀者」的各位,也能先擺脫這個「熟讀魔咒」再說。總而言之,所謂慢讀者無關能力有無,而在於閱讀時採用的方式。世上並不存在「可快速閱讀的人」,以及「只能龜速閱讀的人」。只有「擺脫熟讀魔咒束縛的自由之人」,以及「無法擺脫熟讀魔咒束縛的人」。


重要的是閱讀之後,微乎其微的知識和啟發將殘留腦中,即使相當零碎也無妨。只要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留存下來,就應該視這次的閱讀相當成功,切勿貪心地想要「一字不漏地全裝進腦袋」。


●是否過度期待「唯一一次的閱讀」?


更進一步來說,也能採用後述的思維。假設花了一個星期熟讀一本書,結果一個月後卻只記得「百分之一」的內容。如果是這樣的話,還不如同樣花一個星期快速閱讀十本書,一年後便有「百分之十」的收穫,這樣不是反而更棒?


並非深入閱讀一本書,而是從大量書籍中收集「小碎片」,然後結合成「一大塊」。這正是慢讀者必定欠缺的概念。小碎片一旦集結,將會陸續相互串聯,進而變成更大的知識。打個比喻來說,感覺就如以「樂高」積木組裝出某種大型物件一般。不是只熟讀一本書,意圖猛然得到一塊大積木,而是先快速地閱讀大量書籍,增加手中的積木數量。


若想玩樂高積木,非得有相當數量的積木,否則就不好玩吧?聲稱「閱讀很難令人開心」的人,八成是手中的積木太少,還沒體會到接下來組裝成新物件的個中樂趣。

猶如「聽音樂」似地變得「會閱讀」


●「聽」和「讀」彼此雷同


話雖如此,我想仍然有人極力反駁這樣的閱讀理論。那麼,我就試著由其他角度稍微說明一下吧。


其實我原本在一家沒沒無聞的廣告公司擔任文案人員,後來,我先以兼差的方式擔任樂評人,接著便到音樂專業雜誌編輯部工作。自立門戶後,我將重點擺在一般雜誌,以自由作家的身分闖蕩將近二十年,不過我至今仍熱愛音樂,並會定期舉辦DJ活動等。


雖然本書為有關閱讀方法的書籍,但偶爾會出現音樂相關的話題,這是因為我「寫稿工作」的原點為樂評人之故……縱使不能推說與此事無關,不過其實還有更大的原因。說起來相當簡單,那就是無論書籍或音樂,對現在的我而言,感覺上大同小異。沒想到「讀」和「聽」,彼此的共通點還真不少。


大家喜歡音樂嗎?大家都是為了什麼原因,以什麼方式聆聽音樂呢?我想大部分的人是為了緩和或振奮心情,而在自己得以放鬆的環境下盡情聆聽吧。此外,應該也有人一邊走路一邊聽、一邊搭電車一邊聽、一邊開車一邊聽,或是一邊用餐一邊聽。


或許其中有人是「全神貫注聆聽,一個音符都不錯過」,但我從未遇過心裡計畫著「好!來聽音樂吧!先聽前奏,接著聽主歌!」的人,通常應該是「等待」音樂自然而然地進入自己內心。


其實本書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如法炮製出此般「猶如聽音樂似地會閱讀」的狀態。


●沒有人打算「熟記」音樂


輕鬆自在地欣賞環境音樂時,針對大量細部的樂句或旋律,我們往往「充耳不聞」。明明是早已耳熟能詳的曲子,卻突然發現「咦?這裡本來就有這個音嗎?」我想大家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但此乃理所當然之事。畢竟若打算把所有進入耳朵的旋律、各種身體感受到的節拍、細部包含的音符等全都記起來,根本毫無可能。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來將無法享受音樂。並非把進入自己內心的音符「當成知識收藏」,而是讓音符從自己內心川流而過,如此才能感到心曠神怡,至少我一直以來,都是以這種方式接觸音樂。


然而,在此有個重點,那就是對於音樂無論再怎麼聽而不聞,應該還是有「餘音」殘留。雖然不確定殘留的是旋律、節拍,還是歌詞,但既然是音樂,就勢必在我們內心引發些什麼作用,同時留下些什麼。


所謂熟記所有音符的排列、能以樂器再次完美演繹、把歌詞默記起來等,應該都不是聽音樂的本來目的。聆聽之後在自己內心產生的感覺,才是這個音樂的根本「價值」。

不再收藏。何謂瀏覽式閱讀?


●為何唯有閱讀時會變成「讀書」?


雖然前面談了很多有關音樂的內容,但相信大家已經察覺我想表達的意思。沒錯,我認為閱讀和音樂根本如出一轍。通常並不會把音樂看成嚴肅拘謹的事物。基本上音樂屬於「享受的事物」、「追求心靈平靜的事物」、「為了炒熱氣氛的事物」,換言之,音樂十分貼近一般大眾。


既然能把音樂當成休閒娛樂來享受,為什麼我們一旦面對書籍就變得神經緊繃、正經八百呢?難道不能像聽音樂一般,更輕鬆自在地享受閱讀嗎?所謂慢讀者,就是對於閱讀無法割捨「認真情結」的人。「熟讀魔咒」的始作俑者,恐怕就是學校教育。


諸如「正確解讀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從既定選項中挑選主角的心境」等,在我們接受這類教育的過程中,漸漸被深植了「所謂閱讀,就是得一字一句地正確理解作者的意圖,然後複寫於腦海中」的不成文觀念。因某種契機而擺脫魔咒的人(或一開始就擺脫魔咒的人),往往以極不認真、便宜行事的心態閱讀書籍。


相對於此,深受熟讀魔咒束縛的人,簡直就像把老師的講解或黑板內容逐一抄寫於筆記本上的學生一般,打算將書中的內容一股腦兒地複印腦中。不過,這番努力能否得到回報?針對閱讀,是否看得太嚴肅,也顧慮太多了?


更何況現今的時代,媒體型態已發生劇變,而我們的「閱讀方式」、「聆聽方式」也有所變化。明明已經習慣於網路新聞與社群訊息那種「隨便讀讀的方式」,要是只有閱讀書籍時仍想堅持以往的模式,豈不是太為難自己了?我有點擔心「面對書籍時心態愈認真的人,今後恐怕變得愈不會閱讀」。


●解決現代人的囤書煩惱──「不收藏」閱讀法


針對於此,我於本書提倡的方法就是「瀏覽式閱讀」(flow reading)。「flow」即為「流動」的意思。簡單來說,所謂瀏覽式閱讀,就是「讓書中的內容『流動』於自己體內,並從中找出核心價值的閱讀法」。


至於與此對照的閱讀法,即為「儲存式」閱讀法。這是比較偏重將書中的內容「儲藏」腦中的既有閱讀方式(學過經濟或會計的人,應該很容易想像流動與儲存的對比關係吧?)。在龐大資訊不斷湧入的時代中,瀏覽式閱讀正是最適於當代的「不收藏閱讀法」。本書將由技巧‧習慣‧環境打造等各個層面,講解力行瀏覽式閱讀的方法。


●拋棄對於「儲存式閱讀」的堅持,邁向大量閱讀的生活吧


話雖如此,在這個階段依然主張「徹底吸收知識才算閱讀!」的人,應該還是比較多吧。其實,對於平時就有閱讀習慣,並從中學習到大量知識的人而言,或許本書提倡的方法助益不大。本書介紹的技巧能確實奏效的對象,並非那些「閱讀高手」。有些人因執著於「收藏式閱讀」,而導致房間角落赫然出現堆積如山的「囤書」。還有些人就算在書店發現從未看過且想看的書,卻因顧慮「還有好多書沒看……」,而對於購買與否猶豫不決。


若對象為這些人,瀏覽式閱讀定能發揮極大的成效。要是心裡想著「非得細讀並『輸入腦中』才行,不過又覺得提不起勁耶」,那就趕緊讓書中的內容「流進」自己的腦袋,這點十分重要,因為有效活用書籍之道,正是打從這裡開始。那麼,為了力行瀏覽式閱讀,該從何處著手呢?

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

本文摘錄自‎

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

印南敦史

由 商周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