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林技政醫師表示,一般人常認為喝酒可以暖身,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記者歐素美攝)
他說,酒精會讓心跳變快、血壓升高、微血管擴張,把身體的熱往周圍血管帶出來,致民眾感覺身體有短暫的發熱,但真正讓身體變暖的是吃下的菜餚,食物會讓身體產生各種熱量,甚至是各種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而非喝酒。 酒後未做好保暖 易發冷、失溫
林技政說,喝酒後,因感覺身體變熱,有些人會把衣服脫掉,這時身體的熱能散失更快,如果在戶外身體就會出現肌肉抖動的情況,藉此熱身變暖,但此時若未做好保暖工作,反而容易出現發冷、失溫的情況。
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疾病的人,在酒精刺激下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很容易誘發心悸、心律不整等危險情況,因此春節期間,非必要仍建議少喝酒,並提醒民眾喝酒後應做好個人保暖,以免發生憾事。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