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自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反轉下修以來,今年上半年六都交易量年縮26.6%,第三季交易量仍然不見起色,面對房市下修銷售率不佳,許多建商開始把工期拉長,進行一場持久戰。 筆者認為建商苦打「遞延戰」續命,主要有五個理由:
一、市況不好、購屋者觀望,銷售率不佳:在市場信心不足,預期房價下跌的氛圍下,購屋者持續觀望,預售銷售率慘跌,成屋交易量緊縮,不願降價就只好拉長工期等待機會。
二、被迫18個月開工,以拖待變:去年第一季受新青安熱潮影響,建商大肆獵地,土地交易成長倍數大幅增加,這些已購土地被迫18個月要開工,否則土融會被收回,因此,只好先開工再慢慢蓋,以拖待變。
三、快完工的建案因貸款困難問題,只好拖延交屋:目前受央行七波限貸影響,接近交屋的建商,面對限貸困境,暫時無法解決交屋的問題,並且面對完工償還土建融壓力,不但客戶貸款問題重重,自己餘屋也受到影響,因此,只好拖延交屋。
四、建商口袋深、不願大幅降價,只好慢慢蓋、慢慢賣:口袋深的建商在銷售率不佳的狀況下,又不願大幅降價,寧可慢慢蓋,預期資金可撐兩年的建商就期待兩年後景氣回春時再出清餘屋。
五、部分小建商銷售收入不敷營建支出,賣多少蓋多少:小建商資金斷鏈比大建商嚴重,銷售不佳的建案為恐收入不敷營建工程支出只能慢慢蓋,能賣多少就蓋多少,還是以拖待變。
至於建築工程能拖多久?依一般大樓而言,地下層每層容許工作天四個月、地上層三個月,十五層以上建築工期就長達五至八年不等,部分地方政府容許延長二年,另外還有法令續命條款,得以延長工期: 1.因天災地變等不可抗力之事由,致賣方不能施工者,其停工期間。 2.因政府法令變更或其他非可歸責於賣方之事由發生時,其影響期間。
建商打持久戰 對市場產生三種不良的演變結果 現階段建商若資金流沒問題,藉建築工程拖延打持久戰,就可避過景氣最蕭條的階段,但建商打持久戰,對市場也會產生三種不良的演變結果: (一)市場供給量越多,對銷售越不利,價格越賣越低。 (二)短期限貸不鬆綁,交屋再拖易起糾紛。 (三)小建商銷售不佳不敷營建支出,容易出現爛尾樓。
房市應重視三大問題:資金斷鏈、預售解約潮、爛尾樓 綜觀上述可能發生的不良結果,政府似乎不以為意,內政部仍然認為市場沒那麼壞,預售解約潮也沒那麼多,房仲業店倒不減反增,央行也沒有要對限貸鬆綁的跡象,問題是市場資金斷鏈的確嚴重,近年預售解約潮是過去2.6倍,逾放持續擴增,爛尾樓也不斷出現,種種訊息都在警告市場山雨欲來的前兆。 但目前中央銀行政策仍無法貼近市場,過去七波央行大舉居住正義大旗以化療式限貸打房,不但沒有教訓到投資客,反而傷及無辜的產業與民眾,並綁架了自住購屋的交易行為,扭曲市場自由機制,正常的首購與換屋都遭受池魚之殃,且打房政策施行溯及既往,預售屋才會面臨解約潮不斷增加的窘境,整體房產政策都完全繫在非主管機關的央行身上,一切房產政策只靠央行限貸打房政策,不但難以治標,更難以治本…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建商打持久戰的五個理由與三個結局
理財周刊
2025/9月 第1306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