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數已破萬人 如何分辨登革熱症狀?

微發燒就要小心


登革熱沒疫苗和特效藥,近期這一波更出現「非典型」症狀,容易跟新冠肺炎、流感混淆,少數病患甚至完全沒發燒,今年起已在台灣累計破萬例。該怎麼預防、及早就醫?

文/彭子珊

時隔八年,登革熱疫情又在台南延燒。台南奇美醫院內科部部長湯宏仁的住家門口,再次出現「危險警戒區」的紅旗,家裡也剛經歷一輪室內噴藥消毒,就是因為鄰舍有人感染登革熱。

身兼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南區副指揮官,湯宏仁為了家裡的九十歲長輩,所有驅蚊儀式都做足,不僅每天出門前點香驅蚊,門口也掛著驅蚊用品,全力阻絕病媒蚊入侵。

因為今年的登革熱累計案例數,全國已經超過萬例,且多數集中在台南。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到台南視察後也宣布,由疾病管制署成立「前進應變工作隊」,增加二十多名隊員就近支援防疫。

湯宏仁和家人儘管在二○一五年登革熱大流行中安然度過,但面對這一波來勢洶洶,他絲毫不敢大意。因為他七月就注意到,這波登革熱的症狀不太典型,而且跟新冠肺炎、流感不易區分。


▲登革熱持續延燒,許多台南人住家附近都插著紅色警示旗,家戶內外都噴藥防治,就是要盡快控制疫情傳播。(天下資料)

症狀非典型,微燒也要注意

三者的症狀交雜在一起,造成醫師判別愈加困難。

登革熱是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叮咬患者後,再叮咬健康的人而傳播病毒,通常感染後會出現雙峰型的兩波發燒,各持續兩至三天,並在退燒前後冒出紅疹,近一週後好轉。

雖然和新冠肺炎、流感相似都是發高燒,不過又名「斷骨痛」的登革熱,常伴隨劇烈肌肉、骨頭痠痛、頭痛、眼窩痛、頭暈無力等,諸如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反而不多見。

然而這波登革熱的症狀,卻不典型。

湯宏仁觀察,有些人出現噁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症狀,少數患者甚至沒有發燒,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感染科醫師洪健清也提到,皮疹是登革熱過往典型症狀之一,但今年在雲林看到的皮疹比例很低。

為因應鑑別診斷不易,疾管署的登革熱病例通報定義裡,半年前寫的還是體溫攝氏三十八度以上,伴隨至少兩個症狀作為臨床判斷,如今改為「突發發燒」,表示微燒也可納入,就是希望能及早找出患者,阻斷病毒傳播。

沒有藥,只能症狀治療

對於症狀,以及旅遊史、接觸史、職業史和群聚史都符合的患者,即便快篩檢測結果陰性,也會先通報疾管署,以防後續PCR陽性確診的時間差,造成感染進一步擴大。

因為登革熱有四型,這波疫情以第一型為主,相較於二○一五年流行的第二型,不僅症狀較輕、較不典型,也更難及早預防;但死亡率相對較低,目前全台累計十五例死亡,死亡率約是二○一五年的四分之一。

但這並不表示不用把登革熱放在心上。因為多數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感染的型別,一旦交叉感染到不同型別,可能出現登革出血熱,導致嚴重血漿滲漏、出血、休克、器官損傷等重症,死亡率超過二○%。而且登革熱至今沒有疫苗、特效藥,只能進行症狀治療。
改善住家環境,外出避免被叮

若是罹患登革熱,洪健清提醒,最好避開阿斯匹靈類,改用乙醯氨酚類退燒藥物,避免血小板功能受到影響,造成出血更為嚴重。

由於過去兩個月的登革熱確診率高峰,都出現在颱風過後,最近中南部又逢雷雨、暴雨頻傳,「確診率會不會上去不知道,但一旦下雨就很難處理,」湯宏仁提醒。

更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新冠肺炎正在趨緩,流感疫情卻快速上升,光是上週就有八個死亡案例,今年累計已經有七四一位併發重症、一六四人死亡。

不論是登革熱、流感或新冠肺炎,都很容易在高齡長者、孕婦、幼兒等脆弱族群身上造成重症傷害。

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還得內外兼施,從居家環境清除一切病媒蚊的孳生源,再加上外出時穿著長袖、長褲及防蚊用品保身,才能安然躲過疫病危害。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2023/10月 第783期

本文摘錄自‎

確診數已破萬人 如何分辨登革熱症狀?

天下雜誌

2023/10月 第7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