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3期
六月中, 美國在台協會發文提醒民眾準備防災包,挑動大眾敏感神經。綜合七月五日的末日預言、俄烏戰爭,以及剛爆發的以伊與中東戰事,「防災包」一詞迅速登上熱門關鍵字榜,更實際轉化為銷量。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8期
近年私立國中窄門「搶破頭」,立委雖提案禁止入學考,卻因牽涉教育與招生自由,引發反彈。政府應通盤檢討入學方式,並同步提升公立學校教學品質,增加家長選擇誘因,才可能真正化解惡性競爭。
新新聞 2025/6月 第1998期
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Dennis Blair)對台灣軍方影響深遠,與重要媒體面對面,道出他對台海局勢的整體觀察。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7期
李竺芯憑藉專輯《Suí水》入圍六項金曲獎,唱出壓抑二十年的自由。從十歲踏入錄音室,到兩度發片夢碎、移居花蓮療癒十年,她終於拋開執著、學會擁抱不完美,用搞怪創作與玩心姿態,展現屬於自己的音樂。
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61期
對沖投資的核心是,透過相反或相關性低的投資來抵消風險,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六月初,韓國總統李在明的當選,再度證明,亞洲國家正大量展開對沖國際政治的布局。
全球中央 2025/6月 第198期
米倉即票倉,自民黨無論如何都要死守米倉。今年夏天參議院大選,朝野「釘孤枝」的選區將左右選舉勝負,這類選區多數在農業縣,「如果動到稻米的話,自民黨政權將垮台」。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4期
向日葵女子棒球隊成軍二十多年來歷經凋零與重聚,如今,這群平均年齡四十歲的女將迎光綻放,扎根在台北大巨蛋,她們更在世壯運奪得冠軍,證明夢想不分性別,棒球也不是男性的專屬運動。
今周刊 2025/5月 第1482期
近年倉儲火災頻傳,地方政府積極加強管制,卻缺乏中央法規作為後盾,難以一網打盡。業者也認同應納管危險物品,呼籲中央加快腳步,訂定統一標準,才能攜手防災。
今周刊 2025/5月 第1482期
梵蒂岡選出有史以來第一位美國籍教宗良十四世,他複雜混合的血統、國籍與傳教經歷,讓他被賦予調和與團結各地天主教會的期待。
住展 2025/5月 第 510期
面對不容忽視的老屋問題,政府於二○一七年推動《危老條例》,有別於都更冗長的行政流程,大幅縮短辦理時間,希望能加緊趕上房屋變老的速度,但重建市場的真實情況,似乎有些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