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

▲台灣一次性飲料杯使用氾濫又沒做好回收,容易流入海洋影響生態。圖/綠色和平提供
環保署盤點,便利商店多數提供三元優惠給自備環保杯的消費者,優於法令要求,大型連鎖咖啡店更有五至十元,但是,一次性飲料杯用量最大的手搖飲料店多半只有一至兩元優惠,誘因有限,每十個消費者因而只有一人自備環保杯。 環保署說,今年將加強推動一次性飲料杯減量政策,第一就是要增加自備環保杯的優惠金,希望提升民眾自備環保杯的意願,目前正在跟相關業者研商,預計下半年預告草案。
至於不少縣市曾在市集、園遊會、馬拉松等活動使用「循環杯」,不過都是短期、小區域的推廣活動,整體減量效果相當有限。環保署說,今年將輔導地方推動長期、持續性的循環杯租賃活動,像是便利商店、商圈或學校周遭店家,而不只是用在短期活動,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已著手規畫,澎湖、金門、綠島、蘭嶼等離島也會研擬,希望未來逐步擴展到更多縣市。
環保署表示,十年前調查全台每年約使用十五億個飲料杯,主要是針對連鎖店家等列管商店,今年調查對象擴大,納入非連鎖店家、攤商甚至夜市,希望掌握更具體的全國一次性飲料杯使用量,目前已初步統整相關數據,月底公布調查結果。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