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式6教養.孩子獨立有自信

提起芬蘭的育兒方式,
大家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嬰兒箱,
長駐芬蘭一年做教育研究,完成《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的作者,
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所博士、
目前也是新北市清水高中數學教師陳玟樺認為,
讓寶寶睡嬰兒箱,
也代表著芬蘭重視孩子獨立的育兒精神,
並透過6大教養法,給予尊重並教會他們責任感。


文/游資芸 採訪諮詢/《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作者.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所博士.新北市清水高中數學教師陳玟樺
芬蘭在1 9 3 7 年開始提供「嬰兒箱」給新生父母,目的是為了鼓勵生育、降低嬰兒死亡率,而今轉為福利,象徵政府送給爸媽的禮物,如果首胎已經領過,或是有其他需求的爸媽也可選擇折抵現金,讓嬰兒箱意義走入另一個階段,強調給父母真正需要的東西。

芬蘭重視孩子獨立.一直是新課綱目標

訓練孩子獨立是芬蘭教育的重要環節,陳玟樺老師表示,受到極地氣候的影響, 必須在有限的資源裡生存,很多人認為芬蘭人比較務實,其實是有跡可循,因為即使下雪也不可能一直保護孩子、不讓孩子走路,礙於諸多現實條件的因素,訓練孩子獨立,是大多數北歐國家關鍵的教養理念。
從小訓練孩子獨立,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芬蘭透過政策落實到學校課程。例如, 2 0 1 4 年發布的新課綱總目標共有7 項, 其中第3 項明載: 「自我照顧與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它的解釋:「學生要有機會為自己的行動承擔責任,也要培養情感與社會的交際能力,學習管理時間,也視為日常生活管理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一種自我調節,學生要有機會在各種情況下,例如:通勤中練習照顧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要能考慮危險情境,以便能採取適當行動,並且要能識別與安全相關的重要訊號,以保護自己的隱私,並設定個人的界線。」

這些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的原則,芬蘭教育當局也將它放進課綱,希望成為學校或家庭重點培養孩子的能力。
6大教養法.成就芬蘭孩子的獨立與自信

除了教育政策把自我照顧與管理日常生活的能力納入外,芬蘭父母從小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予發揮的空間,並重視他們表達的意見,可以說:芬蘭孩子的獨立和自信絕對是教出來的!

1. 儘量不牽.訓練行走能力

在幼兒園階段的芬蘭孩子,只有少數會由父母會帶著上課,但有一些孩子已經開始練習從自己家裡出門、獨自行動。陳玟樺老師說,在社區裡看到父母帶孩子出門時,即使是下雪的天氣,也不會特別去牽著孩子,而是讓孩子穿著雪衣、雪褲、戴著雪帽,跟在後頭或前頭活蹦亂跳。

芬蘭父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會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在雪地裡行走,目的是訓練孩子從小就要有警覺心。

陳玟樺老師說明,教育有一個詞稱為「學習遷移」,意思是說,在情境裡學習到的能力,有機會在類似的情境中發揮出來;當孩子一旦擁有在雪地裡行走的能力,例如:若真的不小心在雪地中跌倒,他知道自己應該要用整個身體承受跌倒的衝擊力,而非嘗試以手去支撐,這能讓他保護頭部等,當他在未來面對相似困難時也更能克服。
2. 電視外語影片不加字幕

通常芬蘭電視上有一些外來的影片、卡通,較不會重新翻譯、錄音成芬蘭語,而是直接原音重現,一方面因為人口少、人力有限,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也是獨立教養延伸到語言能力的部分,芬蘭孩子從小有多種語言能力,除了芬蘭語和瑞典語這兩種官方必修語言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孩子可以修習第三種語言(若學校資源充足,也可以更早),這點在新課綱裡也有提及。
實際上,由於芬蘭隸屬歐盟成員,如果不學習英語,很難與其他歐洲國家溝通。根據芬蘭統計局(Statistics Finland)資料顯示,在2018年的綜合學校秋季學期,一至六年級學生中有高達七成四的小學孩童會選擇英語為第一外語。陳玟樺老師指出,她在芬蘭做研究期間以英語溝通已相當便利,在她所居住的社區,幾乎每個芬蘭人都至少會三種語言。

3. 不對孩子咆哮.尊重孩子

很多台灣爸媽很想知道,芬蘭父母在親子溝通方面,跟台灣有哪些不同?陳玟樺老師說,她在搭電車時觀察到,芬蘭父母較不會對孩子大聲咆哮,即使有時孩子稍微頑皮一點,但仍會很努力地和其對話、引導,而不是直接以更大的聲量回應與喝止。

根據她的觀察,芬蘭父母盡可能地以身示範、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如果孩子因頑皮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誤,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反而可能先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處理事情,若有需要,父母才進一步介入,協助解決問題。換句話說,芬蘭父母較不會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而是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相信孩子可以一個人上學、獨力完成許多事情。
4. 小孩不必乖.先對自己負責再檢討別人

不僅父母相信與尊重孩子,陳玟樺老師在芬蘭學校看到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也相當一致,老師幾乎不對學生咆哮。芬蘭教育較不是服膺「『乖』是一種美德」或「聽從或服從規章條則就是一個好孩子」,更傾向期待孩子展現獨立自主,如表達自己的聲音。「你可以表達意見,但要注意尊重別人,這就是芬蘭教育強調的獨立、尊重與責任。」她引用個案學校校長的話說。

陳玟樺老師觀察,如果孩子學習成效不佳,芬蘭老師會回頭檢討教法或教材,而學生也會被引導檢討自己的學習責任,「在教學上,師生都有責任與義務。」就她看來,芬蘭教育在培養孩子獨立、尊重與責任上,具有一貫性目標。
5. 爸媽角色重新定位

芬蘭在今年2月通過一項新法案,新手爸爸和媽媽一樣享有將近7個月的有薪陪產假,讓爸爸也能和媽媽一起分擔照顧新生兒的責任。陳玟樺老師表示,這個新法案讓爸爸的角色有機會重新定位,即不只是母親需要承擔照顧寶寶工作,父母雙方都要共同分擔育兒責任。
她舉例,在芬蘭,她常看到爸爸獨自帶著孩子出門,一副樂在其中的神情,似乎非常享受身為一個爸爸的角色。此外,她也指出,在她的個案學校裡,也有男老師正在育嬰留職中。

6. 不把孩子當孩子.把小孩納入大人活動一環

想要孩子獨立有自信,就要讓孩子試著獨立完成事情,並有成功的經驗,他才能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陳玟樺老師所在的芬蘭社區,常辦理許多活動。這些活動看似為成人舉辦,但同時也會將「小朋友能夠一起參與」考慮進來,讓孩子在這些節目或活動,也能透過參與,貢獻自己的力量或促進學習。把小朋友劃入活動的一環,孩子也會清楚地知道,他不是附屬在大人之下,而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做中學,也能讓整個城市作為孩子學習的教室,更有助於培養獨立自信的人格。

閱讀完整內容
媽媽寶寶399期

本文摘錄自‎

芬蘭式6教養.孩子獨立有自信

媽媽寶寶

2020/3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