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快篩堵破口 提升量能、有效隔離是關鍵
防疫政策面》採檢爆量 確診陽性民眾「無處可去」
「有鑒於這幾天, 快篩站的陽性率還有提高狀態,全臺北市的急救責任醫院共有二十家,從明天開始要加入快篩的行列。」五月二十三日,臺北市長柯文哲在防疫會議上宣佈,將原本集中在萬華區的篩檢站,擴大至全臺北市各行政區全面設置,以防止社區感染範圍持續擴大;但因醫療量能有限,他呼籲市民在出現明顯症狀後或有高風險接觸史,才主動接受篩檢。
感染範圍擴散 恐有多條隱形傳播鏈
過去兩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自五月十五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臺北市、新北市升級為三級疫情警戒,至今本土確診病例已增加超過三千人,期間更因採檢人數爆增、檢驗通報程式塞車,導致指揮中心必須每日「校正回歸」確診人數,醫療量能是否充裕,已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其中由醫師、醫檢師與護理師負責運作的快篩站,能否發揮預期效能,更攸關疫情何時能夠獲得控制。
「由雙北開始做的『快篩站』,更精確來說,應該叫做『新冠肺炎疫情監視站』,是在疫情進入『社區傳播』階段以後,藉由掌握感染者動向取代疫情調查,盡可能提早將確診者隔離、治療,阻止病毒持續向外傳播。」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解釋,基於上述目的,篩檢站應優先設在疫情熱區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臺北市最早設置的四個篩檢站,確實集中在這一波疫情的發源地萬華區,但陳秀熙認為,北市府決定在五月二十四日「廣設」篩檢站,顯然是從篩檢陽性率研判,感染範圍已非局限於萬華區,決定擴大篩檢範圍,阻斷其他行政區可能存在的「隱形傳播鏈」。
為防止疫情擴散,加大篩檢範圍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本已負擔沉重的醫護人力,恐將更加捉襟見肘。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許家禎回憶,五月十四日,北市府緊急在萬華剝皮寮設置快篩站當天,他帶著自願參與的醫護同仁到場設站,但因軟硬體設備都沒到位,即使採檢人員穿著三級防護衣在豔陽下連續工作八小時,也只採檢一二二人,甚至被等不及的民眾痛罵。目前萬華採檢站的運作雖已逐漸上軌道,但在急救責任醫院內新設篩檢站能提供多少採檢量,仍有待觀察。
與萬華僅一水之隔的新北市,人力困窘的問題比臺北市更加嚴重。新北市長侯友宜雖然早在五月十二日疫情爆發前就公開表示,社區內一定有很多隱形傳播者沒被發現,應該要擴大採檢,但新北市遲至五月十八日才在板橋開設第一個篩檢站;曾連續三日高居全國各區確診人數第一的中和,更是直到二十一日才出現社區篩檢站,新北市議員張志豪就質疑市府「反應慢好幾拍」。
對此,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坦言:「一開始個案都是集中在臺北萬華,沒想到很多市民是在萬華工作,實際上住在新北板橋、中和與永和等地。」以致於一開始僅由醫院提供採檢服務。
但劉和然指出,隨著新北市社區感染逐漸擴大,市府也積極評估設置篩檢站,但因各醫院服務降載、忙著處理疫情治療,撥不出人力設站,所幸有民間力量應援,如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召集耳鼻喉科醫師,支援中和社區篩檢站。新北市府也向三軍總醫院求援,目前全市已設有十處社區篩檢站,加上原本的十七家提供採檢服務的醫院,共有二十七處篩檢站。
借鏡國際經驗 設快篩得來速、非醫護可檢測
「台灣過去當了一年多的防疫模範生,成功把新冠病毒阻絕於境外的典範,如今產生破口,應該有不同的防疫策略思考。」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張鴻仁指出,台灣過去一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本土病例,不需要進行快速、大量的採檢工作,一時之間難免出現混亂,這時候不妨參考國際經驗,建立一套符合台灣需求的採檢模式。
張鴻仁認為, 韓國去年二月底爆發「 新天地教會事件」,單日激增逾千名確診案例後,就在各地設置類似速食餐廳外帶的「得來速」快篩站。民眾可開車進入戶外檢疫區,並全程待在車裡,由穿戴全套隔離裝備的採檢人員,對乘客進行鼻子與喉嚨的採樣,前後約十分鐘就完成,二十四小時內結果出爐,每天可完成高達一萬九千件採檢,值得台灣借鏡。
陳秀熙指出, 台灣採檢只能由醫師執行;但在英國,為提高快篩量能,除了允許民眾到社區快篩站、PCR(核酸檢測)定點檢測站免費進行快篩,執行篩檢者也不限醫護人員,而沒有症狀的民眾,也可以赴藥局或網路上購買快篩試劑,自我檢測。他建議指揮中心放寬執行採檢資格限制,訓練大量合格醫事人員執行任務,以提升採檢量能,也讓重症醫師能回歸真正需要他們的崗位元。
當快篩成為判讀染疫與否的重要工具,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也鬆口準備開放快篩,並已著手擬定中央與地方對於「確診」的共識。目前,指揮中心仍認定PCR檢驗陽性才算是確診,但這項精準檢驗的缺點是要等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檢測報告才能出爐,讓一些快篩陽性且無症狀的民眾,無法獲得安置。指揮中心於五月二十五日宣佈,將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讓回家自主管理者等候通知,像這樣的「疑似確診病例」,雙北就各有逾一百人。
「檢驗量能一下子暴增,核酸檢測實驗室根本應付不了。我們一直跟中央說,希望快篩能列入確診認定,或者對快篩陽性者制定一套標準處理流程。」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出,由於指揮中心不承認快篩陽性確診者,市府為避免傳播風險,只能先將這批人安置在徵用的防疫旅館內,並發給血氧測量計追蹤健康狀況,「這些快篩數字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需要被照顧的人。」
台灣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嚴峻疫情挑戰,在阻斷病毒散播的關鍵時刻,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應拋開過去一年的「模範生」心態,歸零思考,共同制訂出合宜的篩檢、隔離機制,攜手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