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巴黎 光與藝文的盛宴
當地友人說:「我們有兩個巴黎:一個是白天的,另一個是夜晚的。」確實,夜幕降臨後的巴黎,就如電影《午夜巴黎》般,多了些浪漫和奇幻。
文、攝影/曾婷瑄(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好多年前,記者以遊客身分首次造訪巴黎,和同行友人應當地新朋友之邀,「晚上喝一杯」。但沒想到,法國朋友帶著我們,不是走進酒吧,而是走向巴黎塞納河上木條鋪設的藝術橋(Pont des Arts),眾人席地而坐,另一位朋友拿出吉他隨意彈奏。
橋上數十個三五成群的年輕人,人手啤酒或紅酒,恣意享受青春和夏夜晚風,一旁的羅浮宮、新橋以及左岸的奧塞美術館,都在夜晚特意打上的照明中展露魅力。記者驚歎於落日後的巴黎,猶如潛伏的生命,等待璀璨綻放。
當地友人說:「我們有兩個巴黎:一個是白天的,另一個是夜晚的。」確實,夜幕降臨後的巴黎,就如電影《午夜巴黎》般,多了些浪漫和奇幻。
首座擁街道照明城市
巴黎享光之城美名
巴黎又名「光之城」(Vi l l eLumière),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啟蒙運動誕生於巴黎,而當時的巴黎被視為整個歐洲的教育和思想中心。
但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巴黎為全球首個擁有街道照明的城市,時間可追溯至1665年。當時掌權的路易十四與著名大臣柯貝爾(Jean-Baptiste Colbert)希望遏制攀升的犯罪,時任巴黎總警察署長德拉雷尼(Gilbert Nicolas de laReynie)便決定開始在陰暗偏僻角落或十字路口架設火炬路燈。
接著,天然氣燈在法國被發明,並於1820年代快速攻占巴黎街道;40年後,巴黎共有5萬6,000座路燈;1844年,巴黎成為首座嘗試用電力照明公共空間的都市之一;1900年,世界博覽會於巴黎登場,吸引全球5,000萬遊客,「光之城」也成為當時博覽會的宣傳標語。
1954年,法國導演萊辛巴赫(François Reichenbach)首部短片作品《不眠巴黎》(Paris quine dort pas),記錄了巴黎人從清晨到深夜的日常。巴黎,彷彿為夜貓子提供了無眠的天堂。「不眠巴黎」一詞也成了無數創作、宣傳的靈感。
博物館不打烊
以文藝洗去疲憊
有趣的是,2015年外交部委託外部機構撰寫一份名為「讓夜生活成為國際觀光吸引力要素的22項措施」的報告,企圖將巴黎夜生活打造成擁有劇場、演唱會、博物館等藝文活動,以及各種酒吧餐廳的都市空間。
其中建議包括增加大巴黎夜間大眾交通運輸、鼓勵文化歷史機構辦理夜間活動、運用公共照明展現與標誌景點、延後觀光熱區藝文機構與百貨公司的打烊時間、提供深夜活動與餐飲的可能區域等。
雖然無從知曉這份報告對政府後續行動帶來多少影響,但夜巴黎最迷人之處確實在於琳瑯滿目的活動,東京宮、龐畢度中心、羅浮宮、奧塞美術館等每週都有幾天開放民眾流連至晚間9時;大小劇院門前每到夜間都會出現人潮,站滿下班後期待用藝文創作洗去一身疲憊的巴黎民眾。
2002年,巴黎時任市長德拉諾埃(Bertrand Delanoë)從德國柏林開始推動的博物館之夜中獲取靈感,將參與範圍擴大至公私立藝文機構、藝廊,並含括表演和裝置藝術,打造了全球第一場「白晝之夜」(NuitBlanche),整個巴黎化為露天開放的藝術展廳,以免費的方式提供民眾無眠的藝文之夜。概念大獲成功,並迅速擴散到國際120多座大城。
2016年,喜愛在深夜欣賞、討論藝文的法國人又啟動了「辯論之夜」(Les nuits desdébats),與白晝之夜邏輯相似,只是把主軸換成了書籍、電影、哲學、思想,巴黎政府邀請民眾在參與活動的酒吧、咖啡館等場地,透過講座、沙龍等活動盡情辯論和交流。
此外,許多大城在每年夏季第一天6月21日舉辦的世界音樂節(Fête de la musique)也是在1982年創立於法國。這一晚,市政府將於多處舉行不同風格的大型音樂會,商家、地方政府也都會邀請樂團表演,或播放音樂供人們狂歡,凌晨方休。
蒙馬特山丘眺望夜巴黎
塞納河遊船燈影搖曳
講到夜生活,就不得不提及巴黎蒙馬特(Montmartre),山丘上坐落著能俯瞰巴黎的聖心堂,是巴黎看夜景的好去處,教堂前的階梯時常坐滿年輕人,充滿如同陽明山看夜景的青春氣息。
夜晚,純白的聖心堂打上燈光後更加美輪美奐,附近酒吧以及知名的紅磨坊更讓街區充滿夜的魅力。這一區充滿活力,人口組成也相對複雜,有觀光客、藝文工作者、在意品味的布爾喬亞階層(bourgeois bohème),街上也有不少印度、巴基斯坦與北非移民。
除了塞納河兩旁眾多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塞納河夜間遊船也是很棒的體驗。在享受完光與藝文的盛宴後,或許肚子也餓了,需要再來場宵夜。
這時,巴黎左岸拉丁區的聖米歇爾(St. Michel)巷弄中的餐酒館或小吃店就是最好的選擇。來份土耳其烤肉或可麗餅,滿足五臟廟,包你能充實地踏上回家,或是前往下一攤的路了。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