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 第1125期
俄烏戰爭仍然大幅影響股市走向,不論歐股或是美股都接連在三月七日開始重挫,然而到了三月九日以後,國際股市止跌回穩,顯示俄烏戰爭對於股市的影響力越來越小,雖然談判的進展仍然會三不五時空襲一下股市,但已經沒有再出現恐慌性大跌了。
聯合報 20220321
央行宣布升息一碼,牽動首購房貸族荷包,各行庫最快將會討論房貸利率升幅,調幅將介於0.25至0.28個百分點,房貸最低利率將從1.31%提高到1.56%。不過,銀行主管說,在金管會調高不動產授信風險權數、不動產警戒水位仍偏高的兩大限制之下,首購族想拿1.56%的地板價恐怕「看得到、難吃到」。
先探投資週刊2169期
臉書投出了震撼彈宣布改名為元宇宙Meta,股票代號FB.US也在2021年12月1日改為META.US交易。最懂投資的華爾街也立即響應,大把鈔票進攻元宇宙受惠股。首選就是人工智慧和顯示卡晶片大廠NVIDIA(NVDA.US),從200美元大漲到308美元,市值不僅一舉超越台積電,成為了半導體類股票市值王…
國家地理雜誌10月號/2021年第239期
在美國,男性每賺一美元,女性只能賺不到一美元,有時還只有一半。這個差距為何還沒有消除?
理財周刊1103期
歐洲市場穩健成長, 二○二一上半年電動車銷量達91.4萬輛,年增130%,符合市場預期,歐洲二○二一上半年整體電動化比率10%,挪威電動化比率65%,瑞典35%,德國22%居第三。
今周刊第1300期
在晶圓代工漲價的趨勢持續下,龍頭們紛紛擴產,新產能多集中在明年下半年與後年開出。但在這場瘋狂擴充產能的競賽中,供不應求的狀況能否持續,晶圓廠榮景又有多長?
商業周刊 2022/3月 第1792期
根據人力銀行統計,去年第四季半導體業平均每月職缺高達三萬四千人,人才缺口創七年新高。台灣半導體業大喊人才荒, 但,是真的找不到人?還是人明明在眼前,企業卻因為潛藏的偏見選擇視而不見?
商業周刊 2022/3月 第1792期
只要再等三年,你的新車就將多出這些配備:後照鏡不再是鏡子,改用裝設感應器的電子螢幕取代;車子前後設置約四十個感應器,隨時用周遭數據與影像來提升安全;防震的懸吊技術運用主動降噪原理,讓你享受超大螢幕影音也不怕暈車⋯⋯
看雜誌第230期
公視年度大戲《茶金》自播出以來,討論熱度週週上升,除了讓觀眾重新了解新竹北埔的客家文化,也引人好奇劇中故事的原型,茶葉品質冠居全台、又受三井農林會社與怡和洋行大力支持的永光公司,為何會在台灣經濟即將起飛之時宣布破產?
今周刊 2022 / 第1317期
台灣放眼世界,更該內觀島嶼。一旦我們張大眼睛,走入這塊土地時,將可以發現從產業企業、地方政府、在地人民一起翻轉、共同改變的力量。本期以隔周刊出的「我城我鎮」,與讀者一起看見每個認真努力的在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