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5/6月 第1959期
當實體店面飽和、人力越來越稀少、維持單店營收成長也越來越困難,實體零售霸主、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深入分享另一個過去從未提及的新策略——付費訂閱制。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4期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宣布台灣總部將座落北投士林,鎖定新光人壽得標的T17、T18兩基地,但輝達理想的建築規畫涉及都市計畫和建照變更,北市府、新壽和輝達三角複雜關係仍待解決。
《財訊》 2025/5月 第738期
亞瑟士曾在二○二○年出現營業虧損,如今藉由「選擇和集中」的策略調整,專注研發跑得快又舒適的跑鞋,加上以時尚著稱的鬼塚虎大受歡迎…
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
如果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中只能得出一個經驗教訓,那就是威懾戰爭比戰爭本身的代價相對便宜許多。然而,民主國家似乎在威懾戰爭方面表現地每況愈下…
商業周刊 2025/5月 第1957期
歷經去年大地震,今年第一季,到花蓮觀光遊憩區的遊客人數,降至一百八十五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近四成,並創二○一八年以來同期新低。但比起被動等待救援,還有一群人,正努力為自己創造奇蹟。
先探投資週刊 2025/5月 第2353期
繼阿聯G42之後,沙國砸重金成立AI新創公司Humain,不計成本、不求變現的中東主權AI,正式接棒成為未來幾年推動AI產業繼續高飛的重要力量…
理財周刊 2025/5月 第1291期
川普為中東富國的AI晶片禁令鬆綁,不僅讓輝達等美企吃下大單,對於負責製造全球九成AI伺服器的台廠供應鏈來說,當然是大補丸…
商業周刊 2025/5月 第1957期
過去,你可能只在展覽上看過送餐機器人。但現在,人機協作已經是進行式。如何與機器人共舞,很快將成為職場顯學。
先探投資週刊 2025/5月 第2353期
ETF換股行動接連展開,總共十一檔、規模近一.八兆的高股息ETF在季底前換股…
今周刊 2025/5月 第1483期
上百封實名檢舉信湧入金管會,指向投信業與銀行、券商間長年存在的「基金IPO責任額」現象。這套行之有年的銷售機制,如今正讓前線營業員陷入難以負荷的壓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