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月刊 2022/9月 第537期
在職場中,「人情」的維持是重要的,但有時為了維繫人情,持續讓自己吃太多悶虧也不是最佳做法。這時,接納與承諾治療當中的「價值觀」概念,就是一個很棒的起點,可以陪伴當事人從困境中解套。
張老師月刊 2022/9月 第537期
雖然不能抹去對金錢的記憶跟印象,我們還是可以藉著學習跟練習來升級大腦,建立良好的金錢關係,擁有更與時俱進的財務決策能力。
張老師月刊 第535期
「職涯發展」指的是「Career」的概念,而非「Job」!我們所發想、選擇或決定的,其實是你未來五年、十年的生活樣貌,而不僅只是你要做什麼工作而已。
張老師月刊 第535期
性的溝通是夫妻間不可缺少的親密對話,考驗著彼此之間的「安全感」和「開放性」,也考驗著彼此如何處理性需求、性觀念、性態度上的歧異。與其花耗許多時間心力疑神疑鬼或不斷想偵查性互動停擺的原由,不如想想如何讓日常相處有一段安靜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會心分享。
張老師月刊 2022/6月 第534期
很多人之所以裹足不前,是因為擔心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怕貿然行事不會有好的結果,如果可以轉念,把重點放在嘗試的過程,而非最終的成果,將會意識到,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就是嘗試的最好時機。
張老師月刊 2022/6月 第534期
如果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半就像巨嬰一樣,他們總是常說:「我媽/爸說⋯⋯」為了維護兩人的關係,這些對話常常讓人難以反駁;又或者,他們總依賴別人完成生活許多事,該怎麼幫助自己和對方呢?
張老師月刊 2022/3月 第531期
即便是孩子的父母,也不會比孩子更懂他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因此高品質的陪伴及互動,以孩子的主觀感受作為回應的方向是很重要的。接受及回應孩子正在經驗的情緒與感受,才能促進關係並降低錯頻的情況。
張老師月刊 2022/3月 第531期
為什麼這些看來不需要、沒意義的小東西,會持續地增加、又難以捨去?丟東西之所以會感到不安,是因為要面對「切斷過去連結」和「未來將會缺乏」想法所帶來的複雜情緒,因此,關鍵在於怎麼在丟掉過程中保持安心。
張老師月刊第529期
一個人如果被外來的壓力打破,就只能成為競爭中的淘汰者,相對的,如果「從裡面打破蛋殼」主動為自己製造追求成長的內在壓力,則能為自己創造新的生命價值,斜槓也可以成為突破舒適圈的探索途徑。
張老師月刊第530期
「自信,是通過體驗成就而建立的,不是通過空洞的讚美。」沉迷在數位媒體的數據裡並不會讓你更愛自己,相反地可能讓你迷失在網路上不負責任且喜好各異的留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