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諮商心理師,專業督導,自由時報< 神秘花園> 版專欄作家,國內外企業心理諮商顧問。專長伴侶諮商/家庭諮商/性諮商/創傷療癒。著有《愛情趴趴走》、《原來愛情不必這麼傷》等書。
閱讀完整內容
讓親密對話搶救「性衰退」危機
性的溝通是夫妻間不可缺少的親密對話,考驗著彼此之間的「安全感」和「開放性」,也考驗著彼此如何處理性需求、性觀念、性態度上的歧異。與其花耗許多時間心力疑神疑鬼或不斷想偵查性互動停擺的原由,不如想想如何讓日常相處有一段安靜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會心分享。
撰文/張璇 圖片/Pexels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尋求伴侶諮商和性諮商的夫妻變多了。或許是關係中存在已久的問題因相處時間拉長更加無法躲藏。
美國性教育學者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婚姻幸福的夫婦只會將25% 的快樂歸因於兩人擁有美好的性生活,然而婚姻不快樂的夫婦,卻會將70% 的痛苦歸咎於性方面的問題。而談到伴侶之間的性生活不協調,常有多重導因,有時與生理障礙或外力/第三者無干,不少是心因性因素,與生活壓力有關。
女人的性卡點不難臆測,常是受到關係中累積的負面情緒或過去經驗、性態度影響;相形之下,男性的性冷淡或「避性」似乎複雜許多;除了可能深受環境壓力、體力、健康情況、情色資訊或與另一半感情不睦的影響,也常與個人的表現焦慮和自我狀態息息相關。
性不性福和情緒壓力大有關係
「性生活不協調」已是後現代婚姻的普遍困擾,近年來歐美、日本也已有各式各樣有關「性衰退」趨勢和「無性夫妻」現象的研究報告,結果也都顯示伴侶性生活頻率在婚後下降誠屬正常。工作壓力、心情、家人、子女、網路社交媒體、情色資訊和性商品豐富⋯⋯都可能影響床笫生活,但對於與伴侶的性親密品質愈來愈糟,許多人還是十分在意,對個人的體態變化也更加焦慮。伶伶便是其中之一。
婚後這5 年,伶伶從原本的52kg 增加了將近10kg,也從原本的喜歡自拍變得不愛照鏡子和拍照,且發現老公比以前更抗拒與她一起合照,性生活頻率也隨著她體重的暴升而驟減。試了許多方法減重,伶伶認為只要身形能恢復輕盈、曲線明顯,原本的魅力和幸福感就會回來;雖然老公常說她「圓圓的很可愛」,伶伶總是不信,洗澡或更衣時變得躲躲藏藏,不想被老公看見。
她在意的不是性的頻率,而是難以接受另一半對自己沒有渴望。今年試了各式減肥法、減肥餐,外加瘋狂健身、上營養課,還是瘦不下來,前陣子竟顧不得閨密們的苦言相勸,堅持要在疫情嚴峻時去抽脂。麻煩的是,腰緊了、腹小了,該縮的都縮了,另一半卻沒有因此變得熱情,甚至更不想靠近,這讓伶伶很挫折。
不管是什麼樣的因素、脈絡造成目前的性關係疏淡或僵局,當一方對關係感到焦慮、覺得不被愛時,往往會想藉由性來讓自己心安,如果仍不斷受到拒絕,很容易因感到被忽略而憤怒、沮喪。伶伶的焦慮讓我想起加拿大婚姻治療大師蘇珊‧強森(Sue Johnson)曾提出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愛:「慰藉式性愛」和「同步式性愛」。前者的重點在於一個人把身體和情感的依附及安全感需求放在性上,將性當成一種愛的證明或測試,一旦對關係感到焦慮、覺得不被重視時,就想藉由性愛來讓自己安心。
而「同步式性愛」,強調的是情、體、欲的同時結合;即當彼此的情感敞開程度、溫柔撫觸和情欲探索全都到位時,情感、身體和情欲三方面會同步結合。
再恩愛的夫妻都難避免受平淡生活的侵蝕消磨和伴侶體貌改變的「視覺衝擊」,也都可能出現性生活不協調的困境。那些在性愛方面能不斷保有熱情的夫妻,往往都不是拚命尋找新花樣,而是雙方在情感交流中,更能坦白表達自己的喜好或需求。
私密話題難開口
既然美好的性是情感、身體和情欲的多元結合,夫妻之間有好多性方面的想法和意見值得聊聊,但每每詢問前來尋求相關議題協助的伴侶或夫妻,彼此能不能討論性生活?得到的答案經常都是:「有,但是這個話題很快就會被他/她岔開」或是「有,但是有時候他/她的反應會很大,說我不該這麼在意這件事」、「沒辦法多談,小孩和公婆就在隔壁,怕他們會聽見⋯⋯」。
許多夫妻什麼都談,就是性需求這一塊私密空間難以「說開」;對他們來說,這部分依然是個禁區,或說像個鎖起來很久的抽屜,有時是怕麻煩,有時是羞於啟齒。當另一半有意無意想討論,很容易就會想打斷或顧左右而言他。
即使網路文章或許多視頻的討論鹹濕辛辣、尺度無邊,內容萬象森羅,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仍會迴避另一半的溝通邀請,對此有著強烈的防衛心。如果又曾出現某些功能性的障礙或困難,更容易被迴避,被阻擋在彼此之間少數的共同話題以外。
舉個例子來說,智蘋和先生已經近2 年沒有性生活,但其他部分的問題並不大,彼此什麼都能聊就是不能聊到這個點上,只要跟先生一談到這方面,他不是馬上打岔轉移話題,就是說「性不該是婚姻生活的重點」,或強調自己絕對沒有出軌,也不是同志,只是覺得做這件事情「有點累」。但智蘋心裡很清楚,是對方耍懶又不願意討論究竟哪裡出了問題,不斷找理由拖延、逃避。「我已努力過很久,試過很多方法『媚惑』他,他還是不太願意碰我,讓我很受傷、很不堪。缺乏性接觸讓我覺得關係不穩固、很沒有安全感,他卻不這樣認為,覺得我太小題大作。我不想為了這件事常有衝突,卻也不想一直卡在這。」
放下猜疑 開始對話
性的溝通是夫妻間不可缺少的親密對話,考驗著彼此之間的「安全感」和「開放性」,也考驗著彼此如何處理性需求、性觀念、性態度上的歧異。以智蘋的例子來說,究竟先生說的「累」是哪一種累,值得探索,如何進行比較不累,也值得討論。但怎樣才能探知真正的答案才是最大的挑戰,尤其當一方已開始迴避時。至於其他日常運作看似沒有問題,其實可能早已危機四伏。
性生活不和諧或不易對話交流,往往反映著關係中的某些問題也被刻意忽略了。如果在對方面前無法呈現真實的自己,常常覺得不被另一半接納、被嫌棄或鄙夷,或是配偶的重心總是在孩子或工作上,不僅私密對話難以開展,相處互動也可能愈來愈缺乏熱度。
少性或無性的成因多元,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目前的疏淡或僵局,與其花耗許多時間心力疑神疑鬼或不斷想偵查性互動停擺的原由,不如想想如何讓日常相處有一段安靜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會心分享。
調整與嘗試開啟溝通契機
不知如何開始性對話?大部分的專業建議,都會鼓勵伴侶從更多的情感交流和生活上多一點放鬆著手。
先別急,要打開性溝通的那一扇門,需要多一點信任與親密感。而較容易焦慮的一方,可能也要重新檢視個人的性態度和性觀念,也許關係的冰冷是受到某些迷思的羈絆,比如,「一定要一直保有性吸引力及心靈契合才能有幸福的婚姻」,而「練習放鬆」,除了學習一些鬆弛緊張焦慮的技巧,比如腹式呼吸或肌肉放鬆,也包括一個人願意在「生活態度」和「生活型態」上做出調整。
讀到這裡,也許大家已慢慢了解到全球性衰退,與環境壓力、個人身心狀態和生活中太多讓人分心的事物有關,不一定是某一方的身材體態或性吸引力下降。若彼此願意在親密感的增進上做些新的嘗試、打破某些慣性,或許就能有一些突破。
萬事起頭難,不妨先從小處著手,透過看劇或分享辛辣有趣的影片,偶爾開開性玩笑,平時多一些文字上的噓寒問暖、睡前聊天和深情凝視,讓關係多一點趣味和溫度,彼此的心自然會更靠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