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資訊浪潮中的「航海王」

張老師月刊第524期
小船即是我們,大海就像是這大環境,而那些海浪就是不斷出現的訊息與刺激。在這多變的大環境中,我們總是習慣用腦袋想出很多策略讓自己存活下來;然而卻時常忘記最重要的船錨。船錨就是我們的內心定位與需求。

破除不當消費,為財庫把關

張老師月刊第523期
一位收入還不錯的朋友常說:「每次報稅時看到自己的收入,心裡都會有疑問:『啊,錢跑到哪裡去了』」;一位職場新人的同事也經常到了月底就在喊窮,覺得薪水太低。其實,如果不控制好消費支出,不論是收入高低,荷包都像破了一個洞,錢在不知不覺中流光、見底。那我們要如何為自己的荷包把關呢?以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談三個消費概念。

職涯的上坡起步要先看薪水,還是看價值?

張老師月刊第523期
沒有工作是完美的,看工作時,也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光去看到好的一面,卻忽略了過程中必要的努力與付出。選擇沒有好壞,只是你的時間與注意力花在哪裡,成就就會累積在那裡。時間的複利,會讓人堆疊自己工作的「價值」。

認識自己,學習選擇與負責

張老師月刊第522期
如何尋找生涯興趣,發現想讀的科系?這是很多高中生,甚至大學生的困惑,而這是成長的階段之一,亦是認識自我的必經過程。剛開始,會很茫然,沒有頭緒,尤其看見身旁同學已經有清楚志向時,可能會讓你更焦慮,這都是正常的反應。

原來在愛裡,我們互不相欠

張老師月刊第521期
練習哀悼不可逆轉的過去,是為了喚醒隱藏於內心世界從未覺察的自我價值。對於一段關係的失去,或是悲傷地認知我們未能擁有自己所需的事物,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無法改變過去,而非繼續追尋那些無法被滿足的需求。唯有經歷自我修復的領悟,才能重新賦予自己生命力。

學校沒教的【新人職場力】

張老師月刊第521期
踏入職場後,已經沒有學校替你規劃學習進度,必須自己用職涯發展的角度來進行長遠思考。若想提升自己的職場力,就必須具備「自我管理」、「思考彙總」、「觀察細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