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206期
所有開銷,都得是該花的錢,也該有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的合法憑證。讓每一筆開銷,也能用於抵減企業的課稅所得,以免形成漏財破口。
經理人月刊第204期
每個人出生背景、教育程度,掌握的資源不同,但只有時間,是對所有人都最公平的事──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斷捨離要你靜下來思考,如果時間不夠的情況一再出現,「到底是時間被塞滿」,還是時間規畫出問題…
經理人月刊第204期
老闆還沒走,你敢離開辦公室嗎?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凸顯亞洲職場壓抑的工作文化、慣性加班等情形不在少數。劇中主人翁東山結衣每月承受100小時加班時數,最終因過勞出了一場意外,險些喪命。劇中以各種事件,探討職場心理健康(WPH,workplace psychological health)議題。
經理人月刊第204期
隨著職級晉升,主管經常遇到部屬述說一件事的原委,沒幾分鐘就失了耐性,用「說重點」「說人話」打斷屬下。然而,這麼做真的能夠增進上下的溝通效率嗎?
經理人月刊第203期
曾任台灣積體電路公司的營運效率部門主管、內部講師彭建文在《思維的良率》提醒,開除員工是重大決策,處理不好會影響部門士氣,建議應用「問題描述、跨時分析、分層比對」3步驟,辨明員工狀況及問題發生原因,避免懲處失當,也達不到績效提升的目的。
經理人月刊第203期
你25歲時在做什麼?美國創業家弗朗索瓦.雷哈尼(François Reihani)已經是擁有5家分店、年營收60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8000萬元)的咖啡店老闆。他表示,「取得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冒著瘋狂的風險,放手去做。」並且「善用」自己的負面特質。
經理人月刊第203期
提到雲端技術巨頭,你可能會想到Goog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等。當雲端管理的數據和資料量愈來愈多,儲存設備和基礎設施也得跟著升級,背後最大的供應商是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
經理人月刊第203期
權力不只由頭銜決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就我的經驗,權力來自於雞婆,對公司事務熱心的人,往往自然能獲得部分權力。
經理人月刊第202期
職缺空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找到人,結果做不到幾天就離職。如果你是主管,很可能也經歷過這樣的事。不過,你思考過原因嗎?還是認為「年輕人都是爛草莓」,然後繼續抱持著反正工作總有人會做的心態,慢慢等待人才上門?
經理人月刊第202期
進辦公室,不再是上班族唯一的選項了。企業如何從疫情的衝擊中學習,考量工作性質、公司目標、團隊和員工的需求,摸索出合適的混合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