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2)日Hami 書城 × 國立空中大學攜手啟動「電子教科書永續行動計畫」簽約儀式,落實低碳、公平與未來學…
能力雜誌 2025/6月 第831期
碳中和轉型,已經是企業確保存續、提升競爭力、增強品牌價值的必要策略;企業應將碳中和視為策略性投資,透過ISO14068-1:2023可信任框架所提供的標準化減碳與抵換流程,帶動競爭優勢與價值創造。
豐年 2025/3 第7503期
「MUJI無印良品」從2020年開始即投入臺灣農業相關產品開發,與農友契作面積從70公頃擴大到350公頃。每一種商品背後均富含對農業ESG環境、社會面向的在地行動與關懷。
商業周刊 2024/12月 第1936期
岡山螺絲窟除了拚速度當螺絲急診室、導入AI,也有一群二代以減碳、ESG力抗這場殊死戰,效果竟然比想像中的好。
住展 2024/5月 第499期
當「碳權」變成國際新顯學,市場上有關碳相關的名詞,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4/2月 第170期
2050淨零轉型不僅是台灣的目標,從政策面接軌國際趨勢上,台灣也積極將ESG轉為法制化;但不論是CSR或ESG,其實很難一刀切,管理者可思考初期先自律規範,再篩選出重要指標,進一步將其法制化列為明文規範。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2024/1月號
ESG與永續精神,是當今社會共同追尋的目標,但無論透過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似乎都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或許,我們有第三種選擇⋯⋯
台灣銀行家雜誌 2023/12月 第168期
金融科技快速崛起,確實已改變金融服務的傳統風貌,推動整個金融業轉向數位化,並朝著自動化與智慧化不斷提升。我們期待掌握科技者,能將方向導引為創造更加包容…
動腦雜誌 2023/9月 第569期
疫情期間, 雄獅旅遊抓住國內鐵道旅遊商機, 成功地打造出屬於臺灣的鐵道觀光風情。
能力雜誌 2023年8月號
快速回顧過去10 年,當德國向全世界吹起工業4.0 的數位風潮、全球企業加速投資數位設備更新基礎建設;當疫情大舉肆虐生存環境、人類意識更加覺醒、MeToo 運動、正念冥想、永續發展等,職場人開始認知,自身的命運不應再交至他人或公司的手裡。如今惟有用心凝聚健康意識的職場,才留得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