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拌咧閣徛起來 不完美也是一種「Suí水」

曾被質疑音樂「太歪太怪」 李竺芯入圍金曲六大獎、譜出台語新潮流


李竺芯憑藉專輯《Suí水》入圍六項金曲獎,唱出壓抑二十年的自由。從十歲踏入錄音室、背負完美主義,到兩度發片夢碎、移居花蓮療癒十年,她終於拋開執著、學會擁抱不完美,用搞怪創作與玩心姿態,展現屬於自己的音樂。

撰文‧馬揚異


Profile 李竺芯
出生:1989年
學歷: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作品:專輯《Suí水》、《和昨日說再見》
榮譽:第36屆金曲獎六項入圍、選秀節目《MUSIC MAKER音樂主理人》第四名

李竺芯趁著專訪空檔,率性地吃起蛋糕,奶油卻不小心沾到灰色襯衫上。「垃圾鬼!」她忙著找衛生紙擦拭時,不忘用台語自嘲。

許多台灣小孩吃飯弄髒衣服,都曾被父母這樣叨念過。今年三十六歲的李竺芯,早已不是孩子了,但在音樂創作的路上,她依然像個愛冒險打滾、不怕沾染一身塵土的女孩。

二○二四年底,她「玩」出一張全新台語專輯《Suí水》,專輯十首歌全由她作詞、作曲。當中一首〈足芳足芳〉,以法式香頌的曲風和唱腔演繹,實際卻是用台語唱著紅燒爆香、蛤蜊吐沙等下廚日常,她把台語的「食袂飽」唱成法語的「je vais voir」、「豬肉」唱成「diva」,搞怪的創作魂,伴隨琅琅上口的旋律,闖入聽眾耳中。

五月中,第三十六屆金曲獎公布入圍名單,《Suí水》一舉入圍年度專輯、最佳台語女歌手等六項大獎,〈足芳足芳〉更問鼎年度歌曲、最佳作詞人獎,讓李竺芯被封為最強黑馬。

「最早公布最佳作詞人,我一聽到馬上抱頭尖叫,後來聽到入圍年度歌曲,我就哭了⋯⋯。」回憶一個月前公布名單的當下,李竺芯的語氣依舊興奮得微微顫抖。

沒有人比她更清楚,在這張充滿玩心的專輯背後,她曾歷經長達二十多年的壓抑與徬徨。

成長》師承陳宏 奠定深厚歌唱實力

出生於台南的李竺芯,從小就展露非凡的天賦,十歲那年,她參加電視台歌唱比賽,意外結識台語音樂人陳宏。這個曾替葉啟田、江蕙、陳小雲等台語傳奇歌手創作的大師,相中李竺芯的潛能,決定收她為徒;愛唱歌的女孩抓住機會,父母也傾全力支持,不惜貸款也要為女兒籌措高額學費。

半隻腳踏入圈子的李竺芯,開始接受嚴格的歌唱訓練,經常在錄音室反覆唱著同樣的句子。她記得,每唱完一段,陳宏總會在錄音室的彼端,不帶感情淡淡地說:「(聲音)好像浮浮的。」於是要求她重錄一次。

打鐵般的技巧錘鍊,奠定李竺芯深厚的歌唱實力,卻也成為此後二十多年,拿不掉的枷鎖。年幼就被訓練成唱歌機器的她,總是要求完美,無法接受一絲瑕疵,「只要有人說我唱不好,我就會哭。明明該拿一百分,我怎麼只有九十五分?」

在歌唱事業上,她提早踏入大人的世界,國中就替台語教材配唱,放學後跟著老師到處跑選舉場表演。但同一時間,她體內卻有一股古靈精怪的創作能量,在練唱和巡演以外的日常生活,隱隱萌生。

高中時期,她跟幾個好友組了一個搞怪團體「腋闔團」,拿起掃把和電風扇,假裝二胡與大提琴,自製表演戲服,甚至自己辦了一場演唱會。因為高中生沒有舞台,她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台卡車,在後方的貨槽上演出。如今在她的社群上,還能看到她當年自信登台的照片。

當年的團員「樂咖」回憶笑說,李竺芯每天會用國、台、英語三聲道朗誦營養午餐菜單,有次還假扮成工人進教室裝冷氣,要老師簽收貨單,腦子總有各種天馬行空的鬼點子。

「我從小就很想紅。」李竺芯坦率地說。十歲拜入名師門下,她一路被長輩稱讚、有著宣洩不完的表演欲望,始終相信自己有一天會站上更大的舞台。

只是當時她沒料想到,成名的那天,遲了二十年才來。

早在高中和大學時期,就曾有兩家唱片公司找上李竺芯,前後簽了兩張合約。當時,她以為成名的機會來了,怎料唱片公司聽了她的歌,直呼作品「太怪、太歪」;另一家公司則在合約期滿前就倒閉,她始終無法完成發片夢想。

「當時我很生氣,從小大家都說妳一定會紅,現實卻不是這樣。」接連的挫敗,讓年幼就自命不凡的李竺芯,墜入人生谷底。

大學畢業後、合約結束的那陣子,李竺芯不堪身心壓力,患上自律神經失調。身體響起警鈴的她,意識到自己必須改變生活方式,決定到花蓮打工換宿,當時離開台北,她一樣樂器都沒帶。


▲李竺芯(左一)在高中時期跟幾位好友組了搞怪團體「腋闔團」,自製戲服,充分展現「想紅」的態度。取自李竺芯SiriLee IG

跌跤》 低潮期後重生 參加選秀被看見

「我覺得自己已經努力到底了,不知道未來會不會繼續做音樂,但我需要休息,去做跟音樂完全無關的事。」談起人生最幽暗的時光,她的語氣淡然。

專輯《Suí水》裡有一首作品〈拌拌咧〉,歌名是小時候玩耍跌倒時,父母用台語對她講的話,意思是把身上灰塵拍一拍,再站起來就沒事了。看似詼諧童趣的歌曲,寫的正是她在音樂路上跌跤的心情,歌詞一句「機會佮我咧覕相揣(機會在跟我捉迷藏)」,道盡她渴望成名卻一再夢碎的失落。

移居花蓮之後,李竺芯默默待了十年,她學會在低潮中爬起身,「拌拌咧」,再次走上未竟的音樂之路。

那段時間,她的身體慢慢好轉,也開始有音樂製作的案子找上門,她順其自然重新接觸音樂,也認識許多花蓮在地音樂人。其中,包括後來與她共同製作《Suí水》的金曲獎編曲家鍾興民。

原本,她已經不抱著成名的希望了。沒想到,二三年,她偶然參加主打原創音樂的選秀節目《音樂主理人》,多年累積的歌唱實力與製作經驗,讓她一路過關斬將。闖入決賽後,她需要規畫一個屬於自己的音樂品牌,她想了想,將品牌命名為「Suí水」,它也成為日後新專輯的名字。

「Suí」這個字,對李竺芯意義非凡。

它在台語是美麗、漂亮的意思,李竺芯記得,小時候被鄰居稱讚可愛,母親總是謙虛否認,不願正面肯定她。久而久之,在大人的否定下,她也對自己失去信心。延續到歌唱事業,她從小活在長輩的認同下,卻也因為追求完美,背負沉重壓力,反而失去自我。


▲李竺芯在賴清德總統就職國宴上演出近十首歌曲,現場更以AI重現「寶島歌王」文夏的溫暖歌聲,跨時空合唱樂團滅火器名曲〈晚安台灣〉。總統府提供

初心》擁抱「歪」音樂 看淡別人貼標籤

三十多歲創立這個音樂品牌,「我希望可以體會全然的自由,也想把自己追求自由的狀態記錄下來。」李竺芯解釋。

過去為了得到肯定,她把自己雕琢成沒有個人特色的唱歌機器;為了成名發片,她壓抑搞怪的創作欲望,以為這一面不可能被大眾喜歡。然而,經過低潮期打掉重練,她已經不在乎那些枷鎖,而是追求以最放鬆的狀態,展現自己的創意。

新專輯裡,她用法式香頌、日本演歌等不同風格創作台語歌曲,「寫歌的時候我一直問Baby老師(製作人鍾興民),這樣寫不會太歪嗎?他一直鼓勵我,請我繼續歪下去!」如今,李竺芯以《Suí水》的模樣被聽眾認識與喜愛,也似乎向過去那些否定她的聲音,證明了自己。

只是,披著枷鎖二十多年的她,這次開始錄製專輯時,也經歷一段陣痛期。「第一首歌錄了兩三個禮拜,Baby老師點開每個音檔,發現每個音軌都長得一樣。他說,妳再這樣錄,我乾脆叫AI來唱就好。」鍾興民的當頭棒喝,讓她學會接受自己聲音的瑕疵,最後那些留在音軌的細微走音、破音,反而造就了她獨有的「Suí」。

「我常開玩笑說,我的童年是現在。」李竺芯說。三十六歲的她,體內依然住著創作表演能量豐沛的小孩;但不同於當年的是,她已經不再執著名利,「以前一直想紅,現在其實沒有那種很興奮、『我得到了』的感覺,只是覺得這樣很好玩。」

這次金曲獎讓她大受關注,但外在目光已無法動搖她,現在她更堅定追求自由,不再像當年那個錄音室的孩子,反覆唱著別人想聽的聲音。「我還有很多音樂目標想要實現,不會讓別人貼在我身上的標籤停留太久。」訪問尾聲,她語氣堅決地說。

「我就『拌拌咧』,讓它過去。」李竺芯作勢拍了拍身上那件被奶油弄髒的襯衫,像是幫自己抖去甜美而虛幻的世俗標籤。然後,她又像個小孩一樣,笑了出來。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5/6月 第1487期

本文摘錄自‎

拌拌咧閣徛起來 不完美也是一種「Suí水」

今周刊

2025/6月 第14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