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紐約時報》都盛讚的長壽企業
面對危機,管理者必須全力以赴。面對危機,平日鍛鍊的真功夫會毫不保留地展現出來。我一直認為,「危機是一種逼出潛力的考驗」。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危機,也考驗著長壽家族企業的實力,就像10年前發生的311東日本大震災一樣。
▲取自Google Maps

▲取自Google Maps
守護純粹的本質是終極目標,不去對原來就做得很好的事做任何改變,是長壽企業應對風險最好的方法。今宮神社原即以驅逐瘟疫為名創設的神社。緣由是平安時代的京城京都數度發生瘟疫,長保3年(1001年)洛中疫災之際,鎮壓瘟神的神明顯靈託付而生。由於該神社會舉行驅趕疫疾的祭典,此時將供奉過神明的麻糬串上竹籤烘烤,視為避邪物,供給前來參拜者食用。至於用來製作竹籤的竹子,採用的是神竹,驅魔用的粗繩,纏在神竹上,成為趨吉避凶的象徵。此外,因著名的茶道家千利休曾在茶會中用一和的竹籤麻糬待客,因而聲名大噪。而與千利休因緣極深的大德寺也在附近,每逢千利休忌日,許多與其相關或習茶道者皆紛至沓來。 長谷川奈生的祖父母是第 23 代。她猶記年幼時,與兄弟、表姊妹們就在祖父母口傳相授下,一起學習料理法。在繁忙的新年期間更是全家出動,同心勤奮地將麻糬串在竹籤上。長谷川意識到祖父母想及早準備接班人的想法,因而在大概10歲出頭就隱約知道將繼承家業。這是長壽公司獨特的風險管理法。 事實上,長谷川奈生也是在10年前、自從母親生病後立即升格為老闆娘。第25代的大老闆長谷川健一則是她的兄長。 拒絕多元策略,違背現代經營手法 其實一和的作法,完全悖離經營管理教科書。例如拒絕增加商品數量、不在鬧區開分店、不做郵購,雖有外賣,賞味期卻限當日、成長策略全無、不關心顧客的多元需求。 「我們緊緊地守住麻糬原有的滋味,」第25代老闆長谷川健一表示。 守護純粹的本質是其終極目標,拒絕所有會破壞本質的動作是他們的姿態,深怕商品數量增加了,品質受影響。一言以蔽之,不去對原來就做得很好的事做任何改變,是應對風險最好的方法,也是讓其延續1000多年的祕訣。 這是一個延續了1000多年長壽家族企業的案例。《紐約時報》點到要處,強調的是「無視短期利益,莫忘祖先訓誨」的重要性。事實上,也只有在面對危機時,經營管理的真正價值才彰顯得出來。

▲後藤俊夫 (作者為日本經濟大學經營學院研究特任教授兼家族企業研究所所長。姚巧梅譯。本專欄由後藤俊夫、范博宏、莫頓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