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告別「美中逢源」

微軟亞洲研究院還能在中國存續?


亞洲研究院曾是微軟送給中國的大禮,為中國培育無數AI人才。如今美中緊張,美國政府已經盯上,微軟高層不得不面對未來存續。

文/黃亦筠 攝影/王建棟

你知道當前中國最厲害的AI公司,包括商湯、曠視、地平線、依圖有什麼共同點嗎?他們的創辦人都出身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

微軟亞洲研究院,位於北京中關村丹棱街五號,是微軟最大的海外研發中心,在中國過去二十年科技發展扮演重要角色,孕育無數AI獨角獸,甚至若干阿里巴巴、百度高層都待過微軟亞洲研究院,被中國媒體譽為「中國AI黃埔軍校」。

美國最大科技企業幫忙後進國家培養人才,在中國和平崛起的年代,原本是美事一樁。但隨著美中科技戰加劇,卻與其他在中國的美商一樣,處境日益尷尬。


▲在中國科技重鎮北京中關村內,微軟亞洲研究院不但是重要的指標建築,更吸引中國優秀理工人才。

「溫哥華計劃」把人撤出北京

《紐約時報》今年一月指出,過去一年來,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和總裁史密斯一直在討論該如何處置這個備受尊崇的研究院。原因是拜登政府在中國發動科技制裁的同時,也質疑微軟在中國維持一個八百人規模的頂尖研發團隊,是否有將先進科技外洩給中國軍方的風險?

二○二三年六月,《金融時報》披露微軟已經啟動備援計劃、申請簽證,將亞洲研究院的中國籍頂尖AI專家疏散到加拿大溫哥華,影響人數約二十到四十人,稱之為「溫哥華計劃」。

《天下》詢問數位曾待過北京研究院、或與其熟悉的微軟主管,沒想到一觸及敏感的「中國議題」,原本侃侃而談的氛圍立刻急轉直下,不願深談。

「美國政府對微軟亞洲研究院有沒有疑慮我不知道,但微軟把一些人搬到溫哥華是真的,只是總部不見得用『溫哥華計劃』這樣的詞,」一位微軟前高層承認。

他表示,陸籍研究員離開中國的意願很高,但到美國要拿綠卡難度高,到加拿大比較簡單。

另一名亞洲研究院前高層告訴《天下》,美中科技戰對院內研究員「有一定的影響」。「有些技術你在北京比較難接觸,譬如輝達最強的GPU不能運到中國。」

「我們沒有討論和宣導搬遷,或者關閉微軟亞洲研究院在中國的據點,微軟亞洲研究院一如既往致力於世界級的研究,」微軟研究院院長Peter Lee回覆《天下》。

他對《天下》強調,「直到今天,微軟亞洲研究院仍積極在北京、上海招聘研究員,並在香港、東京、新加坡、首爾和溫哥華招聘新職位。」

「隨著研究議程擴大,微軟亞洲研究院據點也跟著擴張,日前我們才在東京宣布成立實驗室,」Peter Lee透露。

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為美中科技冷戰下的箭靶,和過去歷史高度相關。

一九九八年,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任命台灣出生的語音辨識專家李開復創立北京微軟中國研究院,三年後改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李開復找來一群海歸派和中國本土博士生,背景多為語音識別、電腦視覺和自然語音理解等AI技術應用,組成管理團隊。當時包括從總部回中國一路做到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的沈向洋、張亞勤、王堅等。

這票人後來開枝散葉,在中國舉足輕重的科技大廠阿里、百度擔任要職,或創業開闢江山。

尤其是著名的中國「AI四小龍」,知名度、輩分最高的是商湯科技創辦人湯曉鷗,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視覺計算組負責人。另外曠視、依圖創辦人,大學時代都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見表)


二○○五年,這批位於中國的頂尖AI菁英,在電腦科學研究最負盛名的國際圖形學年會SIGGRAPH一鳴驚人,該年會收錄的九篇論文,全數來自微軟亞洲研究院,一舉讓位在北京的研究院成為全球熱門實驗室。

名氣也吸引清華、北大等中國頂尖人才,人人都想擠進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那是最好的「鍍金名片」。

這是微軟在中國的蜜月期,比爾蓋茲被習近平稱為「美國的好朋友」。美國科技巨頭如亞馬遜、Google、臉書等老早撤出中國,但微軟在中國卻暢通無阻,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甚至是唯一可以在中國使用的美國搜尋引擎。


▲微軟亞洲研究院過去研究戰績輝煌,已是微軟海外研發重鎮,但隨著美中關係緊張,組織動向更加敏感。

不藏私,合作開發AI產品

微軟也大膽開放不藏私,讓一群中國頂尖科研好手,可以從北京直通西雅圖總部的所有機密技術,參與微軟全球產品的研發。

《天下》曾在疫情前的一八年造訪微軟亞洲研究院,時任院長為台籍的洪小文。當時一名研究院成員就曾透露,像雲端產品主力Azure、虛擬實境HoloLens,以及AI應用的智慧型個人助理Cortana、語音助理小冰、Windows的人臉辨識等,都是由美中團隊合作開發。

但在當前肅殺的政治氣氛,微軟亞洲研究院過去美中合作的故事,卻很容易被美方視為技術外洩,養虎為患。

尤其是出身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商湯、曠視、依圖三家「校友」,在二○年被美國商務部實施禁運制裁,理由就是參與中國政府「天眼」工程,對新疆維吾爾人實施監控,侵犯人權。

商湯科技二一年IPO招股書中,共同創辦人湯曉鷗、楊帆,以及執行長徐立的經歷,完全沒列出微軟亞洲研究院,因為「政治不正確」。

微軟「美中合作」蜜月期告終

這代表美中合作的蜜月期告一段落,也揭示微軟美中左右逢源的時代結束。先是二一年,微軟關閉LinkedIn在中國的業務,因為規範要求愈來愈高。隔年,微軟亞洲研究院停招所謂中國「國防七子」及「北郵」學生實習。這幾所大學和中國軍工業高度連動。

《金融時報》去年也披露,北京研究院內的中國籍研究員,發現自己被排除在提前使用GPT-4的小型團隊外。

去年九月,史密斯就被找去AI小組委員會聽證會,參議員詢問史密斯微軟與中國的關係,他表示中國佔微軟銷售額約一.五%。但美國政府更關心的,恐是中國藉此獲取關鍵技術。

微軟從創辦人比爾蓋茲,到史密斯、Peter Lee和技術長史考特(Kevin Scott),全數挺微軟亞洲研究院續存。「我們看到來自亞太地區所有優秀人才和創新持續激勵我們,微軟亞洲研究院在中國及其他地區是我們蓬勃發展全球研究網絡和創造未來能力的關鍵,」Peter Lee強調。

但美中角力不停,對以AI站上全球最大企業的微軟來說,恐怕也要面對選邊站的難題。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2024/5月 第797期

本文摘錄自‎

微軟告別「美中逢源」

天下雜誌

2024/5月 第7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