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科系本位,培養稀缺「通才」 世界經濟論壇出版的《技能優先》(Putting Skills First)報告中提及,目前美國企業開出最多的職缺,並非一般大眾想像中的科技業工程師,而是營運人員、經理人等「通才」,一年就開30萬個缺。第二名是護理師(19萬人),軟體工程師(13.6萬人)排名在後。然而學校教育中卻少有針對通才的訓練。 台灣多數學校採取鬆綁修課規定等作法,例如逢甲大學推動「一生一課表」,學生可以4年為單位,自行規劃學習生涯,且不止課程,證照、實習都能納入;東吳大學開啟「TSchool人才培育書院」,用TED演講、AI生成藝術作品、Podcast節目當作業,訓練學生通才必備的軟實力,如提案力、表達力、創作力等。 大學的培育對象不僅限於學生,在產業快速變動、知識半衰期變短的時代,終身學習也是大學的責任,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全球400間高等教育機構,發布《高等教育終身學習的國際趨勢》報告,調查顯示有66%的高等教育機構提供靈活的學習方式,以幫助全職工作者提升技能。
走向「顧問化」,幫企業客製化課程 報告案例指出,有些大學甚至「顧問化」,例如位於黎巴嫩貝魯特的聖約瑟夫大學,不僅接受企業、外部合作夥伴委託開發客製化課程,還提供市場研究、諮詢、行政支援和影響評估等服務,成為大學的新商業模式。 《技能優先》指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Skills Future Career Transition Programme」也是提供終生學習服務的成功案例之一,該計畫協助想轉職的人才提升技能,透過下列步驟,有超過6成的學員都成功轉職。 在開課前,學校先進行市場調查,找出市場上稀缺的人才樣貌,接著與有相關職缺的企業合作,確認就業機會是否足夠,之後評估規劃所需的課程,所有課程都會經過企業的審核和驗證,以確保符合產業需求。 同時,學校也嚴格篩選參與計畫的學員,檢驗學員的學習能力、態度,以及是否真心想在目標產業或職位發展,確保人才進入企業後的留任率達到相當水平。 計畫成功的關鍵在於學校定期追蹤各項KPI,例如招生人數、學員流失率、就業率與企業滿意度等,確保計畫能持續改進,精準對症下藥解決產學落差。 超前部署,為高中設計就業課程 人才荒下,不僅是成年人,高中生也是企業急欲擴大的人才庫,大學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柬埔寨教育部與柬埔寨理工學院、林國榮創意科技大學等11所大學及企業夥伴合作,打造「柬埔寨職涯與技術學院」,制定符合產業需求的課程,為高中生提供數位技能培訓,課程內容以專案式學習為主,讓學生運用所學解決業界問題。 該計畫成效驚人,參與的學生技能水準相當於大學二年級,25%的畢業生直接就業,並能勝任初階圖像設計師/網頁開發人員等職位,薪資比全國平均高出10∼15%,其中5%擔任管理職或自行創業。 綜觀國際案例,台灣對高等教育應如何培養人才,應有更彈性與開闊的想像,因為企業找到對的「技能」並非易事。 根據《Cheers》「2000大企業人資長調查」指出,高達9成企業認為,員工技能與產業需求存在落差(見P.119圖表),在此焦慮下,人資長對「學歷」的信任度大幅降低,掉出企業評估人才前三名優先的評比項目。 未來,與產業脫節、只會發文憑的大學,恐怕難以在這波勢在必行的改革浪潮下發揮影響力,孵化出新時代所需的多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