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錢別亂花!零歲起幫孩子打造易富體質

撰文:李亞珊 圖片提供:姿穎、聰聰 攝影:黃聖育


過年時待收到紅包,每個孩子最期待收到紅包,但如果隨便使用紅包錢,說不定幾天就花光了,爸媽們不妨把這筆錢當作一個理財資金來源,為孩子未來的財富扎下基礎。

除了運用紅包錢來教孩子理財,平時爸媽也可以開始教導孩子基本的財商觀念,像是儲蓄、投資和金錢管理,在孩子小時候播下理財種子,讓他們知道金錢的價值,並培養正確的理財觀。

本刊專訪3位理財部落客,包括「退休的全職媽媽」姿穎、「存股攻城獅」聰聰、可轉債達人麥可鄧,請他們分別分享個人經驗,提供爸媽們做好紅包管理和親子理財的建議。

全職媽咪姿穎
善用ETF替孩子打造財富未來


身為1寶媽的姿穎,是臉書粉絲專頁「退休的全職媽媽日誌-育兒/理財/生活」的板主,每到農曆新年,她都會替孩子做紅包規劃,讓這筆錢發揮最大效益。她的祕訣是將紅包分成12份,每月定期定額投入富邦台50(006208)。

「台股是標準的向上市場之一,選擇追蹤大盤指數的市值型ETF,操作比挑選個股簡單,且定期定額不用花時間找相對低點,也不必擔心買在相對高點,就能讓孩子及早開始投資,享有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應。」姿穎說道。

部分家長會把孩子的紅包錢直接存進自己的證券帳戶,和孩子共用來投資。姿穎的做法則是替孩子開立獨立的證券帳戶,將紅包錢存入,用來執行長期投資計畫,未來不僅能節省健保補充保費,還能享受贈與稅和遺產稅的相關優惠。

她建議,如果父母無法幫孩子開戶,也可以考慮用自己的名義再多開一個證券帳戶,專門用來管理孩子的紅包錢,專款專用更有助於妥善規劃。

讓孩子親自拆紅包
藉機做理財教育


「爸爸媽媽先幫你把紅包存起來」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應該不陌生,可惜有些孩子長大後發現,紅包錢並沒有真的被存下來。

姿穎認為,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大人的言行舉止他們都看在眼裡,因此她用3種方法來處理孩子的紅包錢:⑴不直接收走紅包,讓孩子自己拆紅包,並清楚知道裡面的金額;⑵告訴孩子紅包錢的用途,慢慢培養理財觀念;⑶等孩子完成學業後,將累積下來的紅包存款交還給孩子,讓他作為投資或創業的基金。

她建議,紅包錢不要被任意花掉,應透過溝通讓孩子明白儲蓄的重要性,學會延遲消費的觀念。但如果家庭經濟壓力較大,紅包錢應優先用於維持基本開銷,確保孩子的生活無虞,待家庭財務較為寬裕後,再考慮為孩子規劃投資。

姿穎目前育有1個5歲的兒子,當兒子還不到2歲時,她便發現他開始留意大人買東西的行為,兒子會模仿,也漸漸地開始提出買玩具的要求,隨著兒子越來越能表達自己想要某個東西時,她決定給他每週1次自己決定消費的機會,這樣的安排不僅讓孩子學會如何做出消費選擇,還能幫助他理解金錢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他明白,並不是吵鬧就能獲得想要的東西。」姿穎透過教導兒子理財,讓他慢慢懂得理性消費,並讓孩子知道比起無條件的給予,學會管理和運用金錢才是更重要的技能。

活用5方法
讓孩子及早開啟理財腦


姿穎在兒子2歲開始提供零用錢,讓孩子及早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務,以下是她提供的5種方法,值得爸媽作為參考。


1.及早開始零用錢制度:姿穎在兒子2歲開始每週固定發放零用錢50元,讓孩子理解金錢概念,學習支配自己的金錢並養成儲蓄習慣。

2.讓孩子體會消費的後果:當孩子將零用錢花完後,姿穎會明確地拒絕孩子的額外消費要求,並引導孩子理解「資源有限」的概念。

3.引導孩子思考「需要」和「想要」:姿穎會引導孩子設定存錢目標以延遲消費,「當兒子想要比較貴的玩具,我會幫他計算存夠錢所需的週數,並帶他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購買這些物品。」這讓孩子學習如何耐心等待,也能感受到金錢累積的成就感。

4.避免不必要的物質獎勵:姿穎認為,父母不應隨意給予孩子過多的物質獎勵,而是讓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錢,以避免產生依賴心理,學會如何自己做消費決策。

5.父母應建立良好的家庭消費習慣:姿穎會和孩子分享消費經驗,像是選擇使用現金回饋的信用卡,「有次我們去吃飯,我跟他說:『媽媽剛去付錢的時候是用有現金回饋的信用卡,所以你的餐費300元會有10元的現金回饋。』我會跟兒子拿300元,再還他10元。」姿穎說,其實父母不必因為擔心孩子還小、不懂這些事,就不先和孩子談理財,

「重點不是要求孩子馬上理解金錢觀念和理財做法,而是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父母如何理性且有規劃地善待金錢。」她透過這些方法,讓孩子從小養成理性的金錢觀念,為未來的財務獨立打下基礎。 閱讀完整內容
《Money錢》2025/2月 第209期

本文摘錄自‎

紅包錢別亂花!零歲起幫孩子打造易富體質

《Money錢》

2025/2月 第2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