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巴拿馬運河爭議:川普為何口出狂言?

一文看懂巴拿馬運河爭議:川普為何口出狂言?通行費真的太高?拉美已成中美新戰場?


◎李岱青

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Teddy Roosevelt)曾形容巴拿馬運河是「這個國家最值得驕傲的成就之一」;一個多世紀後,後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揚言要為美國收回這條運河。除了通行費高低的經濟問題外,巴拿馬運河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在川普點名該水道「不該由中國管理」似乎揭示了問題的核心所在。

Q 巴拿馬運河有多重要?

這條長約82 公里的運河穿越巴拿馬中部,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水道。在運河開通以前,往來美洲大陸東西海岸的船舶必須繞行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 Horn),這一路程比行經運河要長約7000 海里(約1萬3000 公里)。

全球有約6%的海上貿易通過巴拿馬運河;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一年中,近1萬艘船隻通過該運河,載運約4.23億頓的貨物,包括食品、礦物和工廠加工製品等。過去一年,東北亞和美國東海岸之間的貿易貨品有40%以上經由巴拿運河運送。

《衛報》指出,美國是巴拿馬運河的最大客戶,在通過該運河的所有船隻中,近四分之三是往返於美國港口;而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客戶。


▲一艘貨船正在穿越巴拿馬運河。(美聯社)

Q 巴拿馬運河到底是誰的?

最早在1880年,由建造蘇伊士運河的法國工程師勒瑟普斯(Ferdinand de Lesseps)帶頭,嘗試在巴拿馬修建一條運河,但最終因未能克服瘧疾等熱帶疾病,以及工程缺口和資金問題等,於9年後宣告失敗;據估計,當時約有超過2萬人因此工程喪命。

1904年,美國在派出船艦支援巴拿馬擺脫哥倫比亞獨立後,便與新獨立的巴拿馬政府簽署條約,投入運河建造;據統計,美國接手的建造後期又有約5600名工人在工程中喪生。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開通,徹底改變了全球航運,每年允許數千艘貨輪和美國戰艦通過。

20 世紀的大半時間裡,巴拿馬運河都由美國控制,這導致拉美各國和美國的關係變得緊張,促使當局於1950年代在巴拿馬市和運河區之間築起隔離牆。根據《美聯社》,隨著管理運河的成本急劇增加,華盛頓在1970年代展開與巴拿馬的談判,以放棄對該水道的控制。

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和巴拿馬總統陶瑞賀士(Omar Torrijos)共同簽署了「巴拿馬運河條約」(Tratados Torrijos-Carter,又稱杜里荷—卡特條約),逐步取消美國對運河的控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聯合管理後,巴拿馬於1999年12月31日完全取得對運河的控制權,但根據條約,美國仍保有保衛運河的權利,若美方認為運河的中立性受到威脅,得以派軍前往。

Q 運河通行費太高?

川普21日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指責巴拿馬政府拿運河通行費敲美國竹槓,說「我們的海軍和商務受到非常不公平的對待。巴拿馬收取的費用太荒謬了,尤其考慮到美國對巴拿馬的慷慨支援。這種徹底的『 敲詐』行為必須立刻停止。」

川普表示,如果下個月上任後收費情況沒有改善:「我們將要求巴拿馬把運河全面歸還給美國,迅速且毫無異議」。

對此,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回應說:「運河通行費並非隨意定價,而是透過公開聽證會制定的,考量到市場條件、國際競爭、營運成本,以及運河的維護和現代化需求。」

「勞合船舶日報」(Lloyd’s List) 指出,事實上,過去一年運河的通行成本確實有所上升,但這是由於全球暖化導致乾旱加劇,而非調高收費結構所致。巴拿馬在2023年和2024年初經歷了歷史性乾旱,導致水庫乾涸並嚴重限制了運河的通行量,《衛報》指出,原先每天可通行36艘船,在運河容量下降後,每天只有22艘船隻通過。這迫使船隻必須等待數週,或支付高達近400萬美元(約合台幣1億3081萬元)的費用以搶佔通行名額。截至今年9月的近一年中,運輸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衛報》指出,在乾旱結束後,巴拿馬已增加船隻通行量,並不拍賣通行名額。穆里諾強調,巴拿馬絕對沒有刻意推高通行費用。


▲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站在巴拿馬運河邊。(美聯社)

Q 想染指運河的「壞人」是誰?

除了抱怨通行費過高外,川普還指出: 「這本應只屬於巴拿馬管理,而非中國或其他人。我們絕不允許,也絕不會讓它落入錯誤的人手中」,表示如果巴拿馬無法確保運河「安全、高效且可靠地運營」,「那麼我們將要求巴拿馬運河無條件地完全歸還給我們」。

對此,穆里諾反駁道:「這條運河不受中國、歐盟、美國或任何國家的直接或間接控制。作為一名巴拿馬人,我強烈反對任何扭曲這一現實的言論」,並強調:「巴拿馬運河及其鄰近區域的每一平方公尺都是巴拿馬的一部分,而且將繼續如此」。

川普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根據《衛報》,雖然中國並不控制或管理運河,然而總部位於香港的長江和記實業子公司,卻長期管理著位於運河兩端,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入海口的兩個港口。此外,中國國有企業也在投資運河周邊的一些基礎設施,包括第四座運河大橋。

討論拉美安全議題的「對話雜誌」 (Diálogo Magazine)指出,北京可能利用在巴拿馬興建的基礎建設,來監控運河活動,並收集可能對美洲大陸安全產生影響的資訊。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教授艾里斯(Robert Evan Ellis)向「對話雜誌」表示:「一旦爆發衝突,北京有能力關閉巴拿馬運河。」艾里斯強調,這不只是因為長江和記實業掌控了運河兩端的港口,也因為北京對運河的運作有深入瞭解,它們熟悉水閘系統及其操作特性,並有大量專業人員為其工作。

艾里斯進一步指出,由長江和記實業營運的巴爾博亞港(Balboa Port) 距離巴拿馬的「Noel Rodriguez」海軍基地僅6 公里:「這讓中國能觀察其他武裝部隊的活動路線、需求和動向。」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的副總裁還是巴拿馬運河咨詢委員會(Panama Canal Advisory Assembly)的成員,雖然這是以行業代表身份參與,但藉此可以讓北京接觸到更多敏感資訊。

巴拿馬經濟學家塔皮耶羅(Eddie Tapiero)向「對話雜誌」補充道,巴拿馬不只有商業用途,同時也是重要的軍事目標:「中國已在阿根廷和玻利維亞設立類似軍事基地的太空研究中心,而巴拿馬的港口雖然表面是民用設施,但隨時可以轉變為軍事要地。」

過去20年,中國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明顯增加。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指出,北京與該地區的貿易在過去20年間成長了10 倍,如果排除掉墨西哥,中國輕鬆成為拉美最大的貿易夥伴。自2018年以來,在符合條件的26 個國家中,已有22 國加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而持觀望態度的國家,例如巴西和哥倫比亞等美國主要的貿易夥伴,也公開表示正在考慮加入。拉丁美洲已經成為中國全球南方戰略的核心部分。CSIS 指出,中國目前在拉美地區簽訂了超過三十多個港口的修建或營運合約,其中包括可能具備軍民兩用功能的深水港。這不僅涉及商業利益,也有軍事影響力。


▲1978年6月16日。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和巴拿馬總統陶瑞賀士(Omar Torrijos)共同簽署了「巴拿馬運河條約」(Tratados Torrijos-Carter)。(美聯社)

Q 巴拿馬惹到川普?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紐約時報》還指出,川普跟巴拿馬還有一段私人恩怨。

2011年,川普首項國際飯店的投資項目,「川普海洋俱樂部國際飯店大廈」 於巴拿馬首都完工;2017年,賽普勒斯商人芬提克里斯(Orestes Fintiklis) 買下這棟70層樓高的建築的大部分產權,成為最大股東,並希望在管理合約到期前將川普集團撤出。

2018年,在經歷漫長的管理權糾紛後,芬提克里斯成功將川普集團踢出管理層,並在警方和巴拿馬法院官員的見證下,拆除了飯店入口處的「川普」字樣。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2025/1月 第1974期

本文摘錄自‎

一文看懂巴拿馬運河爭議:川普為何口出狂言?通行費真的太高?

新新聞

2025/1月 第19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