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美軍!國軍接訓「地表最強戰車」自有兵法

台灣這次震驚美軍!國軍接訓「地表最強戰車」自有兵法


◎張曜麟


▲國軍卯足全力接裝訓練史上最強地表戰車M1A2T。(柯承惠攝)

為強化濱海決勝、灘岸殲敵防衛構想,陸軍以「銳捷專案」編列約405 億元新台幣,向美方採購108輛M1A2T型艾布蘭(Abrams)戰車。這陸軍是繼1994年接收M60A3 戰車後,時隔30年再次接裝新戰車,未來將成為守衛北部重要戰略據點的主力部隊。為接收M1A2T戰車,陸軍派出84名官兵到美國參加為期350天的派遣裝備操作暨維保師資訓練,未來將擔任種子教官,負責準則、教案彙編、教育訓練。在陸軍接裝M1A2T戰車後,2025年7月10日,國防部罕見地進行全國直播實彈射擊;鮮為人知的是,美軍其實對於國軍在「地表最強戰車」的訓練過程大感震驚,當中甚至牽動整個陸軍文化的改變。

陸軍規劃M1A2T在2025年下半年正式成軍投入戰備,有意思的是,美方代表來台協助接裝,對於我軍方基礎訓練時間大幅減少感到訝異。軍方人士說,此次M1A2T的換訓由陸軍赴美的維保及操作師資共同帶領。軍售專案中有包括美方技代,並區分為原廠負責裝備、訓練,美方用美國訓練模式教學,但台灣訓場條件並不相同,雙方為此會做意見交換,而美軍訓練時數確實比台灣長,但裝訓則依實際需求做調修。

美軍幕後教戰 國軍加快接訓速度

時程上除要達到訓練目的外,更重要的是軍方的「LKK 文化」正在改變。軍方人士透露,在與美方的交流過程中,最大的差異在於,以往戰車射擊訓練會有綠旗換成紅旗,射擊完成後又立刻換上綠旗等流程,但新訓練為更加符合實戰化及接戰速度,就將其屏除,戰鬥駕駛從進入陣地到退出,整個射擊流程人員都全部閉艙,有別於傳統戰車訓練,難度也更高。在過去的戰車訓練中,紅、黃、綠三色旗幟代表車輛狀況,紅旗為彈藥上膛預備射擊、綠旗為安全、黃旗則用於狀況與排除,如今軍方徹底屏除這些形式主義,除更貼近實戰外,也突顯軍方文化正在逐漸轉型。

軍方人士說明,屏除掉插旗這些形式主義後,更著重於內部成員默契及安全規範,車、組、排由下而上做課後檢討(After Action Review,AAR),例如車長下達命令,但駕駛跟裝填配合不好,人員須自覺缺失且勇敢表述,這是傳統訓練沒有的。且做完AAR 之後,還要將裝備檢查做完,並將隔天操課內容推演一次,訓練過程幾乎從早上4、5 時到深夜才結束,雖台灣訓練進程看似很趕,但實際上是美方到點上下班,而台灣學員上課前後還有額外的訓練時間。

另一方面,軍方會不斷加快訓練流程,是因第二批的訓員已經在裝校。軍方人士指出,第一批成員接下來要做戰備任務訓練,即回到駐地並結合戰術位置,按照固安作戰計劃做驗證,戰備任務合格才會成軍;此外,新戰車進來就必須要汰除舊的CM11 戰車,因此從換訓到戰備任務訓練並且服勤,時間很緊湊,這才讓美方覺得為什麼要這麼趕。事實上,M1A2T來台後,軍方一直跟美軍有密切交流,據了解,陸軍每周都會與美軍代表開會,至今「邊訓邊修正」的成果是算不錯的。


▲台灣超班趕馬加速接訓M1A2T新式戰車,成果連美軍都感震驚。(張曜麟攝)

賴清德滿意「比法拉利高級」 但M1 戰車已被無人機幹掉好幾台

儘管這次實彈射擊並非漢光41 號演習科目,不過總統賴清德依舊前往視導聽取簡報。《新新聞》現場觀察,賴清德在現場時不斷與裝訓部指揮官討論,對M1A2T非常感興趣,據了解,當賴清德離開時是很開心的,還說「看到女駕駛那個眼神,都是充滿自信的樣子,而且開的(戰)車比法拉利高級」,滿意且肯定之情,溢於言表。只是,當國軍正接裝「地表最強」時,M1 戰車卻已在俄烏戰爭中折損多輛,目前烏克蘭軍方也較少使用。

在俄烏戰爭中,美國援助烏克蘭31輛M1 A1 型戰車,截至2025年初,已被俄羅斯用FPV 無人機及導彈擊毀19至20輛,烏軍隨後也在M1 戰車上加裝鋼籠防護。雖台烏戰場環境不同,但現今戰爭型態改變,無人載具確實可以摧毀重裝備,恰好中國正是無人機大國,操作運用上有其優勢,台灣該如何面對威脅?在傳統與不對稱武器上又該如何形成高低配?賴清德說,M1A2T戰車未來搭配無人機,或是創新戰術戰法,一定更可以落實國家的戰略目標。只是怎麼配、怎麼取捨,軍方恐怕要有一套想法…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2025/7月 第2002期

本文摘錄自‎

台灣這次震驚美軍!國軍接訓「地表最強戰車」自有兵法

新新聞

2025/7月 第2002期